张必翔
张必翔男
社会任职:国际肝胆胰协会委员、亚太肝胆胰协会委员等
专业职称:教授 主任医师
日期 | 星期 | 时间 | 姓名 | 门诊科室 | 专科 | 院区 | 地址 | 状态 |
01.25 | 一 | 上午 | 张必翔 | 普外肝脏外科门诊 | 肝脏外科 | 主院区 | 门诊五楼 | 出诊 |
01.27 | 三 | 上午 | 张必翔 | 知名专家门诊 | 知名肝脏外科 | 主院区 | 门诊十楼 | 出诊 |
01.29 | 五 | 上午 | 张必翔 | 普外肝脏外科门诊 | 肝脏外科 | 主院区 | 门诊五楼 | 出诊 |
擅长复杂困难的肝肿瘤切除术(包括腹腔镜和机器人手术)、肝门胆管癌切除术、胰十二指肠切除术。
1984年毕业于同济医科大学。2003年获同济医科大学临床医学博士学位。2006年6月至2009年3月在美国范德堡(Vanderbilt)大学肿瘤外科从事博士后研究。
现任同济医院普通外科主任、肝脏外科副主任。国际肝胆胰协会委员、亚太肝胆胰协会委员、亚太肝脏外科发展委员会委员、国际肝胆胰协会中国分会MDT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中国医师协会外科医师分会肝脏外科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中国医师协会整合医学医师分会肝胆外科委员会副主任委员、中国研究型医院学会智能医学委员会副主任委员、中国研究型医院学会数字医学临床外科委员会副主任委员、中国腹腔镜肝切除发展与推广委员会副主任委员、中国医药教育学会肝胆胰外科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海峡两岸医药交流协会肝胆胰外科委员会副主任委员、武汉市普通外科学会副主任委员、腹部外科杂志执行主编。
从事肝胆胰肿瘤的规范化手术和综合治疗、门脉高压症的外科治疗、临床肝移植。擅长复杂困难的肝肿瘤切除术(包括腹腔镜和机器人手术)、肝门胆管癌切除术、胰十二指肠切除术。
主要研究方向为肿瘤器官特异性转移的分子机制及靶向干预。先后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5项、国家重大专项子课题1项、国家重点研发计划子课题1项、湖北省科技创新重大项目1项。发表SCI收录论文100余篇,其中以第一作者或通信作者在Gastroenterology、Hepatology、Clinical Nutrition等国际知名期刊发表研究论文50余篇。
作为主要完成人获湖北省科技进步奖一等奖、中国抗癌协会科技进步奖一等奖等多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