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H

您的位置:首页 > 新闻公告 > 媒体聚焦

湖北日报:应答生命的呼唤——同济医院“病联体”化解大病救治散慢弱

资料来源:湖北日报

发布者:宣传部

时间:2019-05-22

浏览量:

分享:

图为:5月19日,同济医院汪道文教授在红安七里坪镇熊家咀村为村民诊病。     

 

“量血压、做记录,一天吃两次降压药。少吃盐,不吃腌菜、剩菜。”5月19日,从没上过一天学的红安县七里坪镇熊家咀村55岁农妇刘凤桂,不慌不忙地介绍自己控制血压的心得。这着实让上门义诊、随访的华中科技大学附属同济医院心血管疾病专家汪道文教授感到惊讶。去年底,汪道文送给她电子血压计、血压记录本时的叮嘱,刘凤桂一样不落地坚持了半年。8年未降的高血压数值,近来趋近正常。

 

刘凤桂是同济医院“心血管病联体”大数据管理跟踪平台监测的全省近7000名居民之一。心血管病联体由同济医院心内科团队引领建立,是我省第一个针对某类疾病而建起的分级诊疗载体。在病联体的诊疗格局下,大病救治正悄然发生变化。

 

治散:用联网聚力

 

结:基层对疾病尤其是危重疾病认知有限,形“散”而不聚,无法托起患者分流的担子。

 

解:以一类疾病为纽带,专家自上而下,由科研到临床,带动基层凝聚合力,实施精准有效防治。

 

周末分赴到各市州义诊,这已成为这支医疗队的常态。全省17个市州,他们的足迹已然遍布。跋山涉水、翻山越岭,是希望用自己的努力在荆山楚水间,密织起一道庞大的健康守护网。

 

曾经的事实,让这个团队的队长、同济医院心内科主任汪道文有着揪心之痛。

 

2015年5月,鄂东某县一居民突患感冒,高烧、胸闷、气促骤然来袭。经县、市两级医院竭力救治仍无改善,当地医生紧急联系汪道文。“极有可能是暴发性心肌炎,马上转同济医院,一刻也不要耽误!”然而,还未等到转院,生命猝然离去。

 

心血管疾病是人类健康的“第一顽疾”。此事对汪道文颇有触动,上下层级医疗资源的不均,直接带来基层百姓缺医少药,也意味着许多高危病人游离在有效救治之外,随时可能有生命危险。推动医疗资源的上下对接,开放共享,这是对医疗资源不均的紧急“干预”,也是医者对每一个生命的尊重。“必须针对这个疾病,建立起分级诊疗制度。”汪道文说,“散”的背后隐藏的其实是对生命的漠然。

 

2015年,汪道文带领心内科团队,以高血压、暴发性心肌炎等心血管重大疑难疾病基础和临床科研为纽带,建立起涵盖湖北及周边300家医疗机构的“心血管病联体”,通过基层医生临床培训、高血压大数据管理跟踪、乡村(社区)入户筛查等形式,带动基层心血管医护人员提升认知、干预治疗、预防疾病。

 

这个没有行政命令推动,却来自临床一线迫切需求的病联体,显示出蓬勃生机,在短短4年里,已经收集整理9万例患者的心血管疾病动态跟踪数据。在大冶、红安48个村试点,对3416名高血压患者实行点对点干预,血压控制达标率显著提升;运用“以生命支持为依托的综合救治方案”使病联体内医疗机构成人暴发性心肌炎患者死亡率降至10%以下。

 

克慢:用共振提速

 

结:诊断慢、转诊慢、治疗拖沓,基层医疗机构普遍存在“慢性病”,生命耽误不起。

 

解:大病面前专科、医生“抱团成群”,互联网助力,提速救治,为患者赢得生机。

 

对冠心病患者而言,其黄金抢救时间只有几十分钟。“我们必须与时间赛跑,更多生命才有希望!”汪道文说。

 

对于这个新组建的病联体,汪道文首先切中的要害是“太慢”。因为心血管病发病急、诊断复杂、危重转诊多,从基层患者发病,到转运至同济医院,至少也要1个小时以上,必须将优势医疗资源前移,指导其抢救的全过程。这是一场“生死时速”的较量。

 

2013年,在汪道文的建议下,同济医院心内科建立了“胸痛中心”微信群,短短数年,吸纳了419名医生加入该群,涵盖省内几十个县市的心内科、急诊科,发布信息、转诊患者、远程交流救治方案,与同济零距离。这个一端连着优质医疗,另一端通达全省的系统,平均每天让3名至5名患者成功逃离死亡线。

 

每时每刻,同济医院心内科都会有一位值班医生保持24小时在线,回复群内消息。与此同时,还设立呼救电话,全天候、无盲区。作为这个病联体塔尖的同济医院心内科,还有一项铁律,所有转诊至此的病人必须接收,因为一旦推诿,它们的生命就可能戛然而止。

 

“一名男性患者持续胸痛一小时,心电图提示急性下壁心梗!”5月15日凌晨4时40分,红安县人民医院心内科曹医生通过“同济医院胸痛中心”微信群,发出一条紧急求助信息,并附上患者心电图图片。几秒钟后,他收到同济医院心内科值班医生回复:“立即转运,先服用阿司匹林、波立维,给予肝素静脉注射,我们手术团队准备就绪。”两小时后,病人到达同济医院。医生从病人的冠状动脉里吸出大量血栓,鲜红的血液再度在动脉里汩汩流动,患者得救了。

 

孜孜努力传导的是一个庞大保障体系的守护,是对尊重生命的践诺。

 

扶弱:用下沉强基

 

结:强者恒强,弱者恒弱,医疗服务“倒金字塔”结构,成为大病分级诊疗的掣肘。

 

解:大医院为基层补位,做背后支撑,助力疾病预防,让更多人避免急危重症。

 

在心血管救治领域,同济医院洞开许多未知的生命密码。将暴发性心肌炎死亡率从70%骤降至5%以内,一举将中国挺向心肌炎临床诊疗和发病机制研究的最前沿;成功应用基因疗法使18只患高血压的大白鼠好转,在世界高血压基因治疗领域率先印刻上中国人的名字;在全国率先开展疾病的基因诊断和个体化诊断医疗,为患者解开心血管疾病基因“天书”。

 

然而,在病联体框架内,屡屡向医学巅峰进发的同济,深切感到另一端连着的基层医疗还显得非常羸弱。汪道文直言,基层医疗机构的技术水平薄弱,许多常规检查、诊治手段跟不上,人才引进、成长通道不足。如果不能形成两端同频共振,这个医联体迟早会坍塌。

 

为此,同济“心血管病联体”连续12年举办心血管疾病高峰论坛,邀请国内外著名专家为每届参会的1000多名省内医生传播前沿新知;同济心内科团队每月到基层医院开展义诊、教学查房;在恩施、十堰山区等地的村卫生室,手把手培训乡村医生。

 

汪道文认为,从某种意义上说,这更是一种使命,将这个人群中发病最高、致死率也最高的疾病降服,让这个救治体系连起来、急起来、强起来,成为其它地区可以复制的样本。

 

红安县七里坪镇中心卫生院加入“心血管病联体”已有半年,院长占战平感慨道:“医务人员自带米、被子,与村民同吃同住,这种精神让人感佩。”

 

有了同济专家做后盾,熊家咀村村医程保波说,公共卫生服务比以前好做了,村民们“医从性”有提高,近半年没发生村民中风。在大冶市还地桥镇,2018年5月至2019年1月,“心血管病联体”针对高垴村103位高血压村民实施干预,40岁以上者血压控制达标率达53.26%。

 

同济医院院长王伟介绍,目前,该院以肝病、宫颈癌、胸痛、高血压等重大疑难疾病为纽带,建立14个专科“病联体”,与各级医疗机构补位发展,实现重大疾病科研临床突破、创新,以及基层专病救治能力的双赢。


(文/图 湖北日报全媒记者 胡蔓 龙华 通讯员 蔡敏)

湖北日报:应答生命的呼唤——同济医院“病联体”化解大病救治散慢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