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料来源:本站
发布者:管理员
时间:2011-02-16
浏览量:
分享:
同济4小时完成换心手术
病人家属曾有担心:换心后是不是换了个人
从2楼走到4楼,对于正常人来说很简单,而对于2个星期前的赤壁农民马燕清来说,却几乎是个不可能完成的任务。昨日,当他发现自己能顺利爬上2层楼时,拉着妻子的手说:“这个心换得值!”
去年12月,马燕清胸闷疼痛,经检查,他患了扩张性心肌病。因病情严重,他连上两步台阶都气喘不已。家人送他到武汉同济医院,医生告诉马燕清的妻子尹华梅,必须采取心脏移植手术,“否则他撑不了多久。”
听了医生的话,尹华梅脑子一片空白,她不敢告诉丈夫实情,只偷偷跟公婆商量。“换心不就换了人,我不同意!”婆婆哭着直摇头。但尹华梅反复考虑,决定瞒着丈夫让他接受手术。“他才36岁,不能倒,不管多难,我都要想办法救他。”
今年1月21日,马燕清接受了心脏移植手术。主刀医生、同济心外科教授李军介绍,手术采用目前最优的双腔静脉吻合法,将供心形状修整到与患者原心一致,使左心房、房间膈等器官一一吻合。整个手术只用了4个小时。术后7个小时,马燕清就不需呼吸机了。4天后,他就能下床活动了。
同济医院已为马燕清减免了数万元医疗费。器官移植研究所所长陈孝平教授告诉记者,心脏移植手术发展相对成熟,对于扩张性心肌炎及终末期冠心病患者是最佳治疗方案,术后5年生存率可达80%。有条件的患者应及时接受此类手术,以免病情加重。
直到大年初四,尹华梅终于告诉丈夫“换心”的事。马燕清闻言,第一担心的就是费用,他害怕就此拖累妻子:术后每天都要服用抗排斥药,自己生病后家里已经欠下了几万元的外债,两个孩子还小,后续治疗费该怎么办?(2011.2.16 武汉晚报)
不做手术最多存活一年,可心脏移植风险又太大。最终,她作出了抉择——
大爱妻子“瞒天过海”为丈夫换心
昨日上午,36岁赤壁农民马燕清走上同济医院二楼病房,像正常人一样轻松,丝毫看不出前不久他刚做过“换心”手术。他说,能活下来,不仅要感激医院的专家,还要感谢妻子尹华梅。
马燕清一家住在农村,家里有两个未成年的孩子。以前除了体力差点,他没感觉跟别人有什么不同。去年夫妻俩到广东汕头打工,每天工作12个小时,十分辛苦。去年11月,马燕清经常感到胸口隐隐作痛,最后连睡觉都无法平躺。夫妻俩只得辞工返乡,12月27日马燕清住进同济医院,检查结果为“主动脉瓣关闭不全,左心扩大并收缩功能减低”,诊断为“扩张性心肌病”,专家告诉尹华梅,她丈夫的病情很严重,最多存活一年,只有心脏移植才能挽救生命。“心脏移植就是换心,心都没了,人还能活吗?”尹华梅说,听到这个消息,她大脑一片空白。换心对农村人来说是无法想象的,她都无法接受,如何说服家人和丈夫?那几天,她吃不下睡不着,内心非常矛盾:做手术风险太大,不做丈夫就没命了……
最终详细了解手术情况后,她下定了决心:换心还有一丝希望,不换就一点希望都没有。她说,怕丈夫知道真相后有心理压力,遂瞒着丈夫同意了心脏移植手术,还骗他说只是一个很小手术。手术的前一天晚上,她还假装若无其事地安慰丈夫。
今年1月21日,同济医院心胸外科魏翔、李军教授和器官移植研究所的周平教授等采取双腔静脉吻合法,为马燕清进行手术,从切除到新的心脏开始跳动仅用时40分钟。3个多小时后,手术全部完成。看到丈夫苏醒过来,尹华梅一颗悬着的心终于落下了。
4天后,马燕清就可下床活动,心脏功能恢复良好,康复迅速。今年春节马燕清在医院病房度过,他可以像正常人一样下楼散步、爬楼梯。为了让丈夫过好年,直到正月初四,尹华梅才告诉丈夫换心的事。
马燕清说,为了治病,家里花了很多钱。出院后,他想继续外出打工,但妻子坚决不让,要他养好身体后再说。(2011.2.16 楚天都市报)
如果不换心,我会失去他!”她瞒着他为他换心;“你的负担太重,怎么受得了?”他得知实情后心疼她
一颗“心”见证农家夫妇患难真情
“只要丈夫的人在,我们的一切都在!如果不换心,我就会失去他,哪怕是冒再大的风险也要救他!”这番朴实的话语从赤壁农妇尹华梅口中说出来时,丈夫马燕清的眼眶一阵湿润,在场医护人员无不为之动容。昨日上午,同济医院心胸外科和器官移植研究所的专家向记者介绍该院开展心脏移植手术以来最成功的病人马燕清时,对尹华梅的勇气及担当表示钦佩。
36岁的马燕清来自赤壁农村,发病前和尹华梅一起在汕头服装厂打工。去年12月,他出现胸闷、胸痛等症状,连上楼梯都气喘,无奈之下只好返回赤壁治病。在当地医院被诊断为“扩张性心肌病”,保守治疗后他的心功能仍日渐衰退,被转入同济医院。该院心胸外科教授接诊后,认为他的心脏功能已经临近衰竭,只有接受心脏移植才能延续生命,否则他自己的心脏最多还能维持半年。
心脏移植手术的费用让这个农民家庭难以承受,巨大的手术风险也让他们陷入两难。马燕清的母亲认为不能手术,人本来还可以活一年半载的,一旦因手术丢命,那不是人财两空吗?尹华梅却下定决心要让丈夫手术:“不做手术,他活不了多久。做了手术后哪怕吃药再贵,他还活着,这比什么都重要!”
因为担心丈夫不肯接受手术,尹华梅和教授们商量,术前不要告诉丈夫是要做换心手术,而是骗他说把心脏瓣膜修补一下。此前医生告诉过他们,心脏移植的费用高达15万元,而夫妇俩靠务农和打工的收入不高,之前借遍了所有亲戚凑的几万元也仅够住院费。
1月21日,马燕清被推进手术室,取出病心,换上一颗健康的心,四个小时就顺利完成了手术。当天,新的心脏开始正常工作。术后4天,马燕清就可以下床活动,爬楼梯也不喘气了。
新的心脏在身体里有力地跳动,但马燕清毫不知情,只是以为手术很成功。直到2月6日农历大年初四,尹华梅见他恢复良好,才慢慢将换心的实情透露给他。得知自己至少可以多活5—10年后,马燕清反而开始“责怪”妻子:“做这个手术以后每年吃药得多少钱,你知道吗?你的负担该有多重,怎么受得了?”在得知医院为他们减免一部分手术费后,马燕清的内疚才稍稍减轻。
目前马燕清的身体已经恢复正常,看上去和正常人无异,等复查做完后就可以出院。“我康复后还能出去打工吗?”昨日,马燕清有些焦急地询问管床的心胸外科魏翔教授,魏教授告诉他:“你可以从事中等强度的劳动,但是不能太劳累。”马燕清忧虑地表示,今后自己每年吃抗排斥药物仍需几万元的开销,他希望自己能重新成为家里的顶梁柱,不能让妻子一个人承担。尹华梅则坚决地反对:“你绝对不能再出去打工了,让我去,还有我这一双手,我们会渡过难关的!”(2011.2.16 楚天金报)
瞒着丈夫,妻子签字为丈夫“换心”
为了让丈夫安心手术,妻子瞒着丈夫签下“换心”手术知情书,手术后半个月,妻子才告诉丈夫实情。“如果不瞒着他,他肯定不愿做,我不能看着他半年后死去。”昨日,来自赤壁的尹华梅哽咽着说。今年36岁的丈夫马燕清患有严重的先天性心脏疾病,1月21日,同济医院为他进行心脏移植手术,4天后他就开始下床活动了。
家里的顶梁柱倒下了
马燕清是赤壁人,一家六口人仅有三亩地,两个孩子一个14岁,一个5岁。夫妻俩为了维持生计到广东汕头打零工。去年12月,马燕清突然发病,全身浮肿、胸闷并疼痛不已,在赤壁进行治疗后效果不明显,进而发展到不能平躺,走几步路就气喘吁吁。
当地医院建议他到同济医院治疗,经检查,马燕清患的是扩张性心肌病,心功能不全,属于先天性疾病,但如果不发病几乎没有症状,因此这么多年来马燕清压根不知道自己有心脏病。“如果不换心,最多还能活一年。”听到医生的说法后,这个汉子犹豫了,换心不仅要花费十几万元,老家人还不愿意,受传统思想影响,认为换心就是换了一个人,马燕清年迈的母亲天天以泪洗面。
看着痛苦的丈夫,妻子尹华梅为他做出了艰难的决定:接受换心手术。为了消除丈夫的顾虑、更好地接受治疗,尹华梅没有将实情告诉丈夫,在和家人商量后,大家决定向马燕清隐瞒真相,只是告诉他要做一个心脏瓣膜手术。
“我只要还能看着我丈夫活下去,只要人在,什么都会有。”坚强的尹华梅一个人承受着压力,值得庆幸的是,手术没有令她失望,1月21日手术后7小时丈夫便能自主呼吸,4天后可以自己下床走路,如今爬楼梯、散步一小时都没有问题,和之前完全判若两人。
“很多供体都浪费了”
据同济医院心胸外科李军、魏翔教授介绍,马燕清的手术采用的是最新的技术——双腔静脉吻合法,和以往传统手术不同的是,这种手术方式要将患者的右心房完全切除,只留下左心房后壁,而传统手术则保留患者心房,术后两个心房同时存在,发生心律失常的几率更大,会产生相互干扰。
同济医院器官移植研究所所长陈孝平教授介绍,作为全国唯一一所取得“心、肺、肝、肾、胰”这五大器官移植手术资质的医院,心脏移植也渐渐成为一种常规手术,然而和其他大器官移植比起来,接受心脏移植的患者非常少,至今只做了14例。“有多少肝就有多少心,有供体却浪费了,很可惜。作为中末期心脏病的唯一治疗办法,心脏移植有很大优势,不要等心脏和其他器官都出现问题才选择移植,应尽早就医选择合适的治疗办法。”(2011.2.16 长江商报)
赤壁农民在汉成功“换心”
在妻子的坚持下,赤壁36岁农民马燕清在武汉成功“换心”。
去年11月,36岁的马燕清突然出现胸闷胸痛,气喘不过来。后在同济医院确诊为扩张性心肌病。接受药物保守治疗一段时间后,马燕清的病仍不见好转。
住院期间,每天的医疗费是一笔巨大的开销,前期治病不仅花掉全部积蓄,还向亲友借了几万元,如果继续治疗,极有可能人财两空。这时,马燕清想放弃治疗。妻子尹华梅知道后,劝慰道:“只要你人在,一切都会有的,起码家还在。”
此后,尹华梅不让丈夫继续了解病情,她每天跟医生联系,最后医生表示,只有心脏移植,马燕清才能有救。尹华梅同意给丈夫做心脏移植手术,同时向丈夫隐瞒了这个决定。
1月21日,同济医院器官移植研究所所长陈孝平教授、心胸外科主任李军教授等专家联手为马燕清成功实施心脏移植手术。大年初四,查房医生担心马燕清活动太多影响恢复,才将真相告诉给他。
马燕清昨日告诉记者:“其实我早就有预感,现在最担心的还是医药费。”(2011.2.16 武汉晨报 )
打工夫妻的“换心”故事
丈夫身患重病生命垂危,需要“换心”救命,却担心高昂的医药费成为妻子沉重的负担,拒绝治疗;而妻子心中只有一个信念:“丈夫是家中的顶梁柱,只要他在,一切都会好”。为让丈夫顺利“换心”,妻子和医护人员一起,编造了一个“善意的谎言”。如今,“换心”丈夫恢复良好,准备出院。昨日,在武汉同济医院,记者见到这对患难夫妻。
他突发重病,她辗转求治
马燕清夫妇来自赤壁市车埠镇农村,两口子在南方打工,一双儿女在老家茁壮成长,日子清贫但幸福美满。去年9月,不幸悄然降临,36岁的马燕清突然出现胸闷胸痛,妻子尹华梅记得“他常常疼得满头大汗”。
从那以后,尹华梅带着丈夫开始了艰难的求医路,赤壁、咸宁、武汉来回奔波。最初,马燕清被诊断为胃炎,经过住院治疗,症状没有缓解。
去年11月,尹华梅夫妇来到武汉同济医院。经诊断,马燕清被确诊为扩张性心肌病。“他原本就有先天性心脏病,是这两年打工太累了,每天十几个小时的工作把他累病了。”得知丈夫得的是心脏病,尹华梅心疼不已。
在接受药物保守治疗一段时间后,马燕清的病仍不见好转,不仅不能平躺,就连轻微活动,也气喘不止。
“只要他人在,一切都好说”
住在大医院,每天的药费、住院费、治疗费,加上生活费,开支巨大。马燕清得知自己的病很重,能活多久是个未知数,前期治病不仅花掉家里全部积蓄,还向亲友借了几万元,如果继续治疗,极有可能人财两空。“万一自己走了,留下大笔债务,还有两个年幼的孩子,她一个女人怎么承受得起?”想到这些,马燕清告诉妻子,自己不想治了。“不治怎么能行,只要有一线希望,我决不放弃。”尹华梅早已下定决心,就是砸锅卖铁也要给丈夫治病。
在给马燕清做了相关检查后,医生认为,单纯的药物治疗效果不佳,实施心脏移植手术能挽救马燕清的生命。
心脏移植,就是换心。消息传到赤壁老家,马燕清的母亲第一个反对,“心怎么能换呢,不能换”。顶住外界的巨大压力,尹华梅向医生表示,同意给丈夫做心脏移植手术,只要能救他,“只要他人在,一切都会好起来。”
手术准备期间,尹华梅向主治医生、管床护士请求,不要告诉马燕清要做心脏移植手术的事。1月21日,同济医院器官移植研究所所长陈孝平教授、心胸外科主任李军教授等专家联手为马燕清成功实施心脏移植手术。术后7小时,马燕清脱离呼吸机,闯过术后第一关;术后第4天,他已可以下床活动。此时,他并不知晓自己是个换心人,以为只是做了个心脏瓣膜手术。
大年初四,善意的谎言终于被揭开。查房医生担心马燕清活动太多影响恢复,将真相告诉了他。“其实我早就有预感,现在最担心的还是医药费。”马燕清的心脏移植花去20多万元,这对于每年收入只有数千元的马家来讲,无异于天文数字。
“我想挣钱,给她减轻负担”
“我现在还能打工、干农活吗?”昨日,在采访现场,言语不多的马燕清问医生。
尽管同济医院为马燕清减免了数十万元的医疗费,但是欠亲朋好友的钱还是要尽早还上。医生介绍,马燕清接受“换心”手术,术后要服用抗排斥药物,并定期接受检查,仅第一年服药和检查费就要几万元,以后可能会逐年减少,但每年费用也在1万元左右。“我还想回原来的工厂上班,是一家做松紧带的工厂。”马燕清得知自己可以劳动后,又继续问。“每天工作十几个小时,噪音、灰尘太大,我可以去,你就不要去了。”还不等医生回答,妻子尹华梅马上阻止了丈夫的想法。
看到这一幕,在场的人都被这对恩爱夫妻打动。同济医院器官移植研究所所长陈孝平由衷地对马燕清说,“你可真有福气,找了这么好的妻子!”(2011..2.16 湖北日报)
医生在为马燕清复查身体
同济4小时完成换心手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