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H

您的位置:首页 > 新闻公告 > 同济新闻

同济声疗之旅 用声音温暖心灵 共筑医患和谐

来源:肿瘤科

时间:2025-03-07

浏览量: 194

分享:

2025年3月3日下午,一场以“声疗之旅,心灵与声音的共鸣”为主题的专题声疗活动在中法新城院区肿瘤科成功举行,肿瘤科医护人员、患者、家属及医院社工师共一百余人参加了活动。此次活动是同济医院肿瘤科党总支、肿瘤病学教研室策划,旨在响应《进一步改善医疗服务行动计划(2023—2025年)》及《医学人文关怀提升行动方案(2024—2027年)》的文件精神,切实提升医护人员的心灵疗愈能力,促进医患关系和谐发展,优化患者就医体验,同时欢庆“3.8”妇女节。

活动伊始,肿瘤科主任袁响林教授指出,声疗不仅仅是一种治疗手段,更是传递爱与希望的桥梁,音乐治疗(MT)、医疗音乐聆听(MLM)和其他与音乐相关的娱乐性干预(OMI)已被归入肿瘤照护的支持性治疗,帮助患者及其家属缓解身心症状、改善心理状态和提高生活质量。他期望医护人员能将此次培训所学,融入日常工作中,用有温度的医疗去呵护每一位患者。

青年女高音歌唱家、湖北省志愿者协会理事、文化宣传和项目发展工作委员会副主任严东奎受邀授课。自2018年起,她积极参与武汉市盲童学校公益孵化了“六点天使”合唱团,借助声乐技术有效改善了视障学生空间感和运动受限等问题。2021年起,她携手同济医院工会及肿瘤科,积极探索声乐疗法在外科领域的应用,有力推动了艺术与医学的跨学科融合。特别是她带领的团队研发的“声伶”五维训练体系,系统论证声乐疗法对自主神经调节、呼吸系统功能改善的量化指标,在临床前研究中成效斐然。

活动中,严东奎深入讲解了声疗的基本原理,如发音的方法与技巧,并通过生动的示范和互动,引导参与者掌握正确的呼吸与发声技巧。在她的悉心指导下,参与者反复进行发声练习,逐步学会了如何通过声音了解和调节情绪、缓解压力。

对于身体状况较好、能够站立的患者,严东奎带领他们进行全身参与的呼吸与发声练习,引导患者在过程中提高身体感官的敏感度,并明确动作幅度、强度标准,鼓励大家在量力而行的前提下,适度提高身体能力。而对于体能较弱或无法站立的患者,则指导他们在座位上进行轻柔的发声和呼吸练习,以达到身心放松的效果。

声疗的力量虽无形,但显现的影响却是无尽的。在分享交流环节,现场气氛热烈,参与者积极分享自己的学习心得、感悟以及声疗理念未来在实际工作中的应用。一位患者在活动后感动地说:“尽管我无法站立,但严东奎的悉心指导,让我在座位上也真切感受到了声乐的神奇力量。医护人员不仅关注我的病情,更关心我的心理状态,这份关怀让我倍感温暖。”

马娜护士说:“通过这次培训,我不仅学会了如何用声音帮助和陪伴患者放松,还掌握了解和调节自己情绪的方法,这对我今后的工作和生活都大有裨益。”

“有时去治愈;常常去帮助;总是去安慰”,此次活动不仅关注患者当下的反应,还将持续关注声疗为患者带来更深层次的疗愈体验。袁响林表示,此次活动为新的起点,肿瘤科还将不断探索、深入实践,拓展声疗理论边界,用实际行动践行声疗关怀理念,为医护人员的成长和患者的身心健康贡献更多的力量!

活动最后,肿瘤科总护士长冯丽娟为每位分享者送上了精心准备的“3.8”妇女节小礼品,与大家共度节日,鼓励大家通过声音与心灵共鸣,共同营造和谐的医疗环境。

同济声疗之旅 用声音温暖心灵 共筑医患和谐

2025年3月3日下午,一场以“声疗之旅,心灵与声音的共鸣”为主题的专题声疗活动在中法新城院区肿瘤科成功举行,肿瘤科医护人员、患者、家属及医院社工师共一百余人参加了活动。此次活动是同济医院肿瘤科党总支、肿瘤病学教研室策划,旨在响应《进一步改善医疗服务行动计划(2023—2025年)》及《医学人文关怀提升行动方案(2024—2027年)》的文件精神,切实提升医护人员的心灵疗愈能力,促进医患关系和谐发展,优化患者就医体验,同时欢庆“3.8”妇女节。活动伊始,肿瘤科主任袁响林教授指出,声疗不仅仅是一种治疗手段,更是传递爱与希望的桥梁,音乐治疗(MT)、医疗音乐聆听(MLM)和其他与音乐相关的娱乐性干预(OMI)已被归入肿瘤照护的支持性治疗,帮助患者及其家属缓解身心症状、改善心理状态和提高生活质量。他期望医护人员能将此次培训所学,融入日常工作中,用有温度的医疗去呵护每一位患者。青年女高音歌唱家、湖北省志愿者协会理事、文化宣传和项目发展工作委员会副主任严东奎受邀授课。自2018年起,她积极参与武汉市盲童学校公益孵化了“六点天使”合唱团,借助声乐技术有效改善了视障学生空间感和运动受限等问题。2021年起,她携手同济医院工会及肿瘤科,积极探索声乐疗法在外科领域的应用,有力推动了艺术与医学的跨学科融合。特别是她带领的团队研发的“声伶”五维训练体系,系统论证声乐疗法对自主神经调节、呼吸系统功能改善的量化指标,在临床前研究中成效斐然。活动中,严东奎深入讲解了声疗的基本原理,如发音的方法与技巧,并通过生动的示范和互动,引导参与者掌握正确的呼吸与发声技巧。在她的悉心指导下,参与者反复进行发声练习,逐步学会了如何通过声音了解和调节情绪、缓解压力。对于身体状况较好、能够站立的患者,严东奎带领他们进行全身参与的呼吸与发声练习,引导患者在过程中提高身体感官的敏感度,并明确动作幅度、强度标准,鼓励大家在量力而行的前提下,适度提高身体能力。而对于体能较弱或无法站立的患者,则指导他们在座位上进行轻柔的发声和呼吸练习,以达到身心放松的效果。声疗的力量虽无形,但显现的影响却是无尽的。在分享交流环节,现场气氛热烈,参与者积极分享自己的学习心得、感悟以及声疗理念未来在实际工作中的应用。一位患者在活动后感动地说:“尽管我无法站立,但严东奎的悉心指导,让我在座位上也真切感受到了声乐的神奇力量。医护人员不仅关注我的病情,更关心我的心理状态,这份关怀让我倍感温暖。”马娜护士说:“通过这次培训,我不仅学会了如何用声音帮助和陪伴患者放松,还掌握了解和调节自己情绪的方法,这对我今后的工作和生活都大有裨益。”“有时去治愈;常常去帮助;总是去安慰”,此次活动不仅关注患者当下的反应,还将持续关注声疗为患者带来更深层次的疗愈体验。袁响林表示,此次活动为新的起点,肿瘤科还将不断探索、深入实践,拓展声疗理论边界,用实际行动践行声疗关怀理念,为医护人员的成长和患者的身心健康贡献更多的力量!活动最后,肿瘤科总护士长冯丽娟为每位分享者送上了精心准备的“3.8”妇女节小礼品,与大家共度节日,鼓励大家通过声音与心灵共鸣,共同营造和谐的医疗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