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H

您的位置:首页 > 医疗服务 > 同济科普

“冬病夏治”正当时,健康一夏等你来

资料来源:本站

发布者:宣传部

时间:2024-07-04

浏览量:

分享:

顺应自然,调和阴阳。随着四季的轮回,人的身体也会随着气候的变化而有所调整。中医认为,天人合一,人体与自然界是一个和谐统一的整体。因此,利用自然界的规律来调整人体,成为中医独特的治疗方法。冬病夏治就是其中之一。

中医为什么强调冬病夏治

夏季雨水多,湿气较盛,身体容易被湿邪趁虚而入。如果此时再过食生冷寒凉,容易造成脾失健运,最后导致湿气内生湿气在体内滞留时间太久,往往会出现腹胀腹痛、消化不良、皮炎湿疹、精神萎靡、四肢乏力,甚至诱发关节炎等健康问题。冬病是指某些好发于冬季或在冬季易加重的虚寒性疾病,由于机体素来阳气不足,又值冬季外界气候阴盛阳衰,以致正气不能祛邪于外,或重感阴寒之邪,造成一些慢性疾病如慢性咳嗽,哮症、喘症、慢性泄泻、关节冷痛、怕冷、体虚易感等反复发作或加重。夏治是指在夏季三伏时令,自然界和机体阳气最旺之时,通过温补阳气,散寒驱邪,活血通络等治疗措施,一方面能增强机体抵抗病邪能力,另一方面又有助于祛除阴寒之病邪,从而达到治疗或预防上述冬季易发生或加重的疾病的目的。

什么是冬病夏治

冬病夏治是我国传统中医药疗法中的特色疗法,它是根据《素问·四气调神论》中春夏养阳、《素问·六节脏象论》中长夏胜冬的克制关系发展而来的中医养生治病指导思想。冬病夏治是指对于一些在冬季容易发生或加重的疾病,在夏季给予针对性的治疗,提高机体的抗病能力,从而使冬季易发生或加重的病症减轻或治愈,是常用的治疗方法包括穴位贴敷、针刺、药物内服等,通过在夏季自然界阳气最旺盛的时间对人体进行药物或非药物疗法,益气温阳、散寒通络,从而达到防治冬季易发疾病的目的。冬病夏治的方法很多,如根据穴位的主治病证,在人体的特定穴位上进行药物贴敷、药物注射、针灸、艾灸、刮痧、拔罐,或内服药物等,其中最具有代表性的治疗措施为三伏天的药物穴位贴敷(即三伏贴,也叫天灸疗法,常采用具有温通功效的中药组方制成贴敷药物)

什么是三伏贴

三伏贴是一种传统的中医疗法,根据冬病夏治的理论,结合中医的针灸、经络与中药学,以中药直接贴敷于穴位,具有疏通经络、去除寒邪、调理气血、健脾和胃、鼓舞阳气、增强免疫功能、预防疾病的作用。

三伏贴适应范围

1 成人及儿童的呼吸道疾病:哮喘、支气管炎、支气管肺炎、反复呼吸道感染、老年慢性支气管炎、过敏性鼻炎、慢性咽炎、慢性鼻窦炎、慢性咳嗽等。

2 胃痛、腹泻、慢性结肠炎等慢性消化系统疾病。

3 风湿性关节炎、颈肩腰腿痛等关节痛和类风湿性关节炎、强直性脊柱炎等免疫系统疾病。

4 生殖系统疾病:虚寒性痛经、宫寒不孕、产后体虚怕冷等妇科疾病。少精、性功能低下等男性疾病。

5 体质调理:虚寒体质引起的怕冷、四肢不温、反复感冒等。提高上班党、熬夜党免疫力,增强儿童体质。

三伏贴禁忌人群

1. 孕妇;有严重心肺功能疾患者。

2. 对药物过敏者;皮肤感染以及皮肤有破损者;疾病发作期(如发热、正在咳喘等)的患者。

3. 不建议糖尿病患者帖敷,因为患者抵抗力低下,一旦皮肤起泡,易于溃疡并感染,因此不推荐糖尿病患者帖敷。对于糖尿病虚寒证患者,可以采用艾灸、隔姜灸和内服中药汤剂等疗法来振奋阳气,祛除脏腑经络之伏寒。

三伏贴敷期间注意事项

1. 宜清淡饮食,忌生冷、油膩和腥辣刺激食品。勿用凉水洗澡。

2. 勿剧烈运动。宜呆在通风而较凉快的房间。

3. 如出现皮肤奇痒、发红等症状,立即除去贴敷;如出现红肿、水泡,一般数日即能自行消退,必要时可涂少许紫药水。

三伏贴时间

初伏贴:2024715日﹣2024724日(共10天),大补阳气,增加免疫力。中伏贴:2024725日﹣2024813日(共20天),能够帮助调理症状。末伏贴:2024814日﹣2024823日(共10天),收敛阳气,从而调理症状。

三伏贴地点及联系电话

汉口院区:门诊大楼4D区中西医结合科门诊 联系方式(83665904

中法院区:A3楼西中西医结合科门诊 联系方式(69378136

光谷院区:M14楼中西医结合科门诊 联系方式(63639890


“冬病夏治”正当时,健康一夏等你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