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医疗发展部
时间:2025-01-13
浏览量:
分享:
为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关于建设国家区域医疗中心的决策部署,加快推动优质医疗资源深度下沉,促进区域医疗水平均衡发展,满足人民群众公平享有高水平医疗服务的迫切需求,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同济医院与襄阳市人民政府合作创建国家区域医疗中心。2023年7月,同济医院襄阳医院项目获批第五批国家区域医疗中心试点项目,2024年4月,同济医院襄阳医院(筹)正式揭牌签约。
当前,襄阳正举全市之力强势推进国家区域医疗中心建设。根据当地医疗资源分配情况和辐射区域老百姓需求,过渡期重点以儿科、妇产科、生殖医学科、泌尿外科、神经外科、普外科开展合作共建,同济医院专家团队的到来,带来了先进的管理经验、科学的运行管理制度和治疗技术,带领着当地医疗水平的大幅提升,逐渐让襄阳市人民在家门口就能享受到国家队的优质医疗服务成为现实。
儿科:重症救治能力大幅提升,当地百姓解决就医难
专科合作共建后,同济医院专家入驻过渡院区(襄阳市中心医院),让高端的医疗资源下沉,让患者足不出市就享受省会大医院顶尖的诊疗服务。通过门诊坐诊、教学查房、开展手术、培训讲座等多种形式,全面助力襄阳市中心医院儿科学科建设,为广大鄂西北区域的患者提供更加便捷、高效的高水平医疗服务。尤其对于重症患儿的救治能力,大幅提高,现已建立院前急救-转运-住院-出院后随访一体化全生命周期管理新体系,并在区域范围推广,效果显著,重症患儿外转率大幅下降。
同时,同济儿科派驻权威专家常年入驻过渡院区,使当地老百姓获得实实在在的收益。同济医院襄阳医院院长、也是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院儿科副主任陈瑜主任医师在过渡院区开诊,一大早,襄阳市中心医院南院区儿科门诊候诊区坐满了等待的家长及小患者,不少家长都是慕名而来。“看到公众号说有武汉同济医院的专家来襄阳市中心医院坐诊,这太方便了!以后想看大医院的专家号就不用再来回奔波,真是省时省心又省钱!”一位患儿妈妈说。“陈主任看病很有耐心,又细致,在襄阳都能看到最高水平医院的专家号真是太好了!”刚看诊结束的豆豆妈妈说。
面对众多小患者,陈瑜教授仔细聆听患儿家长的病情描述,细致地进行患儿体格检查,认真剖析每一位患儿的病情,耐心解答患儿家长的疑问,根据每一位患儿的具体病情,给予最佳诊疗方案。半天的坐诊在忙碌中很快过去,陈教授精湛的医术、高尚的医德受到了患儿家长的高度赞誉。
从重症到常见多发病,同济儿科给襄阳地区人民带来了切切实实的福利,也大幅提升了当地儿科学科的建设发展。
妇产科:同济医院襄阳医院女性盆底特色专科建设在一体化女性盆底生殖健康管理、科研、临床教学基地建立的全面推进
同济襄阳医院的建设以妇女儿童医学学科集群为特色,按照国家区域医疗中心进行定位,实现以襄阳市域为中心、引领汉江流域、辐射南襄盆地、定向放大国家优质医疗资源、大幅减少异地就医。
临床上同济医院定期安排妇科专家赴同济医院襄阳医院过渡期院区看诊,对于盆底及妇科疑难病例进行病例讨论及远程同步会诊,临床试验中积极参与由北京协和医院,北大人民医院及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同济医院妇产科牵头的“十四五”国家重点研发计划-生育健康及妇女儿童健康保障重点专项:“女性生殖器官支撑结构修复及功能重建适宜策略的综合研究”项目的临床试验。承担了课题一,二,四:““患者教育”在子宫托临床管理中的价值随机对照研究”, “女性生殖器官支撑结构修复及功能重建适宜策略的综合研究”以及“不同阴道封闭手术方案治疗盆腔器官脱垂的疗效评价及RCT研究”的相关研究任务。首次组建了专业的临床试验研究团队并拟定由同济医院襄阳医院牵头的研究者发起的多中心随机对照研究。
为提升同济医院襄阳医院女性盆底专科在鄂西北的影响力,已向襄阳市卫健委提交建立湖北省女性盆底生殖健康质量控制中心襄阳分中心申请书。并申报开展国家级生殖盆底解剖教学班,目前前期筹备工作已完成。
在教学方面,定期开展盆底障碍性疾病的最近研究进展及诊治策略研讨班,提高区域医疗水平,并在本科生及研究生教育方面探索PBL等新的教育模式。
通过以上医教研同步推进,逐步将同济医院襄阳医院打造成为鄂西北区域以盆底障碍性疾病为特色的国家重点专科,打造集临床诊治,教学,科研及生物材料临床转化等一体化的全国首家女性生殖盆底健康研究转化中心。
生殖医学科:三代试管婴儿不外转,结合远程医疗信息化,推动优质医疗资源共享
同济医院生殖医学中心作为行业翘楚,拥有全国顶尖的辅助生殖技术。国家区域医疗中心同济医院襄阳医院在过渡期,携手依托医院襄阳市中心医院生殖医学中心,利用远程会诊搭建起专家与患者之间的 “高速通道”。以前,襄阳地区患者在当地只能接受第一代或第二代试管婴儿技术,如有其他需要,只能舟车劳顿去外地。针对生殖医学领域的顶级技术“第三代试管婴儿”,如今,患者无需长途奔波,在襄阳本地就能连线同济医院的权威专家,实时获取精准诊疗方案。实现襄阳及周边地区第三代试管婴儿不外转,真是在生殖医学领域实现了家门口享受顶级医疗资源服务。
不仅如此,为了给患者提供更贴心的面对面服务,武汉同济医院生殖医学中心每个周末都会派遣高年资专家奔赴襄阳市中心医院南院区。这一举措让患者省去了前往大城市就医的路程与住宿花销,就医成本大幅降低。据不完全统计,患者的整体费用下降了30%,切实减轻了经济负担。
许多患者纷纷表示,曾经为了求子四处奔波,耗费大量的时间、精力与金钱,如今在家门口就能得到顶级专家的诊疗,就医体验得到极大提升。“真没想到,不用去武汉排队挂号,在咱襄阳本地就能让同济的专家看病,还省了那么多钱,太方便了!” 一位正在接受治疗的患者激动地说道。
值得一提的是,湖北省人类辅助生殖技术质控中心也积极助力,将质控指导的 “触角” 延伸至襄阳站。通过严格的质量把控与专业指导,确保襄阳市中心医院生殖医学中心的诊疗规范与技术水平稳步提升,为远程会诊与本地医疗服务筑牢根基。
神经外科:聚优势专家,锚定重点需求发力
在过渡期神经外科的共建中,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同济医院神经外科作为湖北神经外科发展的引领者、国家临床重点神经外科专科、重大公共卫生事件医学中心,也是湖北省最早的国家卫健委临床重点专科(2011年)、中华医学会神经外科学分会常委单位、首批中国医师协会神经外科专科医师培训基地,派遣常务副主任舒凯教授亲自来到襄阳市中心医院神经外科,深入科室开展教学查房,对疑难病例进行分析和指导,提出诊疗建议。
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同济医院神经外科三级教授、主任医师、博士研究生及博士后导师、同济医院“裘法祖医德风范奖”获得者舒凯,从事神经外科临床、科研及教学工作近三十年,擅长疑难神经外科显微手术,尤其对复杂颅底肿瘤(如听神经瘤、颅底脑膜瘤、颅咽管瘤等)及功能神经外科(难治性癫痫、帕金森、三叉神经痛及面肌痉挛等)进行了深入的研究,为国内少有独立完成神经外科手术逾万例,年手术量千余台的神经外科医生,更获得了中国神经外科领域最高个人荣誉——王忠诚神经外科医师学术成就奖。舒教授的到来,不仅给襄阳地区的人民带来了先进的手术技术,完善的诊疗方案,更给当地神经外科的发展提供了新的动力和方向。特别是在,实现颅底肿瘤精准手术、脑深部电极植入术及脊髓电刺激手术促醒治疗这些领域内的难点有了新突破。
泌尿外科:国家队专家主刀,群众就医便捷省心
“这周胡教授讲什么题目?明天胡教授是不是有台机器人手术,早点忙完去观摩一下!”这是近期泌尿外科医护人员经常会聊的话题。
2024年4月,同济医院襄阳医院揭牌,同济医院胡嘏副教授作为首批同济常驻专家,入驻过渡院区(襄阳市中心医院)泌尿外科。入驻以来,胡嘏深入病房参与查房,仔细分析病情精准施策。他每周亲自参与手术,已陆续完成多台机器人辅助腹腔镜膀胱癌切除术、前列腺癌根治术,提高了该院泌尿外科手术水平。
胡嘏还深入了解科室发展现状,着力加强学科建设。每周二科室学习,胡嘏教授亲自授课,讲解机器人手术的要点及临床科研的选题及方法,青年医师在授课中纷纷受到启迪。
胡嘏不管忙碌到多晚,每天清晨五点半就准时起床。他笑着说,形成习惯睡不着,早上精力充沛可以好好想想今天的工作。这种锐意进取、吃苦耐劳的同济精神,深深感染了泌尿外科医护人员。
普外科:聚焦疑难病例,看大病不用跑
同济医院专家定期来到同济医院襄阳医院过渡院区(襄阳市中心医院)开展查房及疑难病例讨论,推动襄阳市中心医院学科建设工作,为襄阳市及周边地区群众提供专业的医疗服务。
70岁的王奶奶去年7月进行腹腔镜下直肠癌根治术,术后两个月出现排便不畅的情况,需要口服便通胶囊方可排便,且是不成型稀便。后续因依从性差,王奶奶只完成了两个疗程的化疗,便放弃抗肿瘤综合治疗,此次肠梗阻加重,因保守治疗无效,来到襄阳市中心医院胃肠外科住院治疗。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同济医院肠外科高纯副教授详细询问患者病史,细致查体,并和胃肠外科医生一起进行病例讨论。高纯考虑患者肿瘤临床分期较晚,建议先行结肠造口手术,解决进食通便营养问题,同时术中取活检,明确病理诊断,为后续肿瘤综合治疗提供依据。高纯耐心地告知患者目前的病情及大致的治疗策略,受到了患者家属一致的好评。
查房完毕,高纯和胃肠外科医护一起进行了外科营养专题讨论会。会上,王桂华教授在线上分享了外科营养的实践经验,强调胃肠肿瘤患者提前营养干预对患者临床结局的重要影响。通过这种实实在在的合作交流,将实惠真正的落到当地患者的身上,真正践行了国家区域医疗中心建设的要求,让老百姓在家门口享受到顶级医疗资源。
踏上新征程,同济医院襄阳医院的发展图景跃然纸上、令人向往。下一步,同济医院与襄阳市中心医院将继续在过渡期持续深化人才、技术和管理合作,切实把同济医院襄阳医院打造成为医疗技术先进、辐射带动有力、人民群众满意的国家区域医疗中心,让广大人民群众享受到更高水平的医疗服务保障。
顶天立地谋发展,凝心聚力谱新篇 ——同济医院襄阳医院过渡院区专科共建成效纪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