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料来源:本站
发布者:宣传部
时间:2020-10-10
浏览量:22969
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肿瘤侵袭转移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前身是1977年建立的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院妇科肿瘤实验室,马丁教授留美归国后担任实验室主任,一直致力于肿瘤侵袭转移和分子阻遏的应用基础及临床实践研究,中心于2003年被批准筹建“肿瘤侵袭转移湖北省重点实验室”,2004年通过建设验收。 后于2009 年经由教育部批准立项并论证,批准筹建“肿瘤侵袭转移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2014年被科技部、国家卫生计生委及总后勤部卫生部联合认定为国家妇产疾病临床医学研究中心。2017年11月实验室主任马丁教授当选为中国工程院院士。
目前肿瘤侵袭转移教育部重点实验室总面积约1500平米,实验室具备国内领先,国际先进的科研设施,为研究生教育和科研工作提供了强有力的技术支撑平台。近十年来,本实验室共获得各级投入建设经费约1.8亿元。实验室目前有研究人员70余人,其中高级职称15人,国家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4名,主编和参编教科书3部。获得教育部自然科学奖一等奖1项,中华医学科技奖一等奖2项,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3项,湖北省成果推广一等奖1项,湖北省科技进步奖一等奖1项。在“973”首席科学家,实验室主任马丁院士领导下,实验室依托国家教育部重点学科、肿瘤侵袭转移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和国家妇产疾病临床医学研究中心,获得各项资金的大力支持,目前实验室拥有国际先进的科研设施,有激光显微捕获系统、细胞电融合仪、激光共聚焦分析系统(Confocal)、切片流式细胞仪、流式细胞仪、流式细胞分选仪、小动物活体呈像仪等在内的大型仪器设备。并建立了丰富的肿瘤病理组织标本库,可开展包括遗传学、免疫学、分子生物学、细胞生物学、生物信息学以及模式生物等生命科学领域研究。
实验室主要研究方向:本实验室以探究恶性肿瘤侵袭转移及其分子阻遏为目标,根据肿瘤临床诊治的逻辑顺序,将研究目标细分为5个研究方向:1.肿瘤干细胞和肿瘤微环境与肿瘤转移的内在关系;2.肿瘤血管和淋巴管新生介导的肿瘤转移机制;3肿瘤转移标记物与肿瘤转移靶向识别;4.肿瘤转移潜伏细胞和微转移病灶的早期诊断及清除;5.肿瘤侵袭、转移分子靶向干预。
团队在妇科恶性肿瘤防治和遏制肿瘤转移临床研究方面做出卓越贡献: 1)合理应用先期化疗并通过改进手术方式缩减对女性生育器官功能的损伤,使保留妇科恶性肿瘤年轻患者生育功能成为可能;2) 发现中国人宫颈癌易感高危基因和HPV致癌病毒整合位点,建立宫颈癌预警模型和早期预治新策略,提高我国宫颈癌防治水平;3) 发现和确定肿瘤转移特异性靶向分子和靶向肽,并适时将创新成果临床转化应用,肿瘤转移靶向标记肽TMTP1已用于临床诊断, ADV-TK拮抗肿瘤转移制剂(国家I类新药)已进入临床III期试验。
近10年承担包括国家科技攻关项目、“973”“863”和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课题150余项,获得研究基金1.8亿元。近十年来,发表论文486篇,其中在Nature Genetics、J Clin Invest、J Exp Med和J Nat Can Invest为代表的SCI杂志发表论文163余篇,总影响因子612.7分,总计被他人引用4262次,被Lancet等国际期刊他引2630次。获发明专利20项,开展了诸多国内外学术交流合作,主办了包括医学前沿论坛暨妇儿健康发展促进高峰论坛在内的多项论坛和学术会议。实验室培养了一大批综合素质较高的毕业生,近十年培养硕士生500余人,博士生300余人。
器官移植重点实验室是我国移植医学领域唯一的“两部一院”(教育部、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和中国医学科学院)重点实验室。实验室前身是1979 年经卫生部批准成立的中国首个器官移植研究所,创始人为我国著名外科学先驱裘法祖院士和夏穗生教授,是我国最早成立的从事器官移植基础和临床研究的大型综合性研究机构,首批硕士、博士学位授予点;首批可进行所有大器官(心、肝、肺、肾、胰腺、小肠等)移植的多器官移植中心。
1986年批准为卫生部器官移植重点实验室,1989年经国家教委批准为普外·器官移植重点学科,2002年批准为教育部器官移植重点实验室,2013年经卫生部批准为器官移植国家临床重点专科,2016年被教育部/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评为“优秀”重点实验室,2017年遴选为中国医学科学院器官移植重点实验室。2021年度教育部重点实验室(生命科学领域)五年的定期评估获评“良好”。
重点实验室以器官移植研究所为主体,联合同济医院肝脏外科、心脏大血管外科、血液科、协和医院心脏大血管外科和同济医学院免疫学系,共同搭建移植科学研究平台。
主要研究方向为:器官捐献与移植、乙肝肝硬化和肝癌机制研究与肝移植、器官保存与缺血再灌注损伤、排斥反应与免疫调节及新型免疫抑制剂的研发。
承担包括国家重点研发计划、科技部“973”、“863”计划、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卫生部行业基金等多项重点项目的科研实验研究工作,基础和临床研究与国际同步,移植种类、例数及远期效果三项综合指标居全国前列。科研成果获国家科技进步奖、国家科技成果奖5项;省部级奖励48项;授权发明专利19项;临床创新技术20项;执笔撰写专家共识、临床指南及技术操作规范24项。以第一作者或通讯作者发表《Nature Medicine》、《Circulation》、《European Urology》、《Hepatology》、《Kidney International》、《American Journal of Transplantation》、《Journal of Immunology》、《Transplantation》等多个国际高水平专业杂志;主编《器官移植学》、《移植学》、《移植免疫学》、《器官移植手术图谱》、《移植学前沿》、《脑死亡—现代死亡学》、《联合器官移植学》、《移植病理学》、《中华医学百科全书-器官移植外科学》等专著及教材73部;创办中华医学会器官移植学分会和中国首本移植专业杂志《中华器官移植杂志》,历届总编辑均由本实验室专家担任,为我国外科学和移植学的发展做出了巨大的贡献。
实验室拥有一支包括院士、长江学者、青年千人、新世纪优秀人才、国家创新人才推进计划科技创新创业人才在内知识结构、年龄结构合理的高水平学术队伍。实验室固定人员60人,其中,研究人员48人、技术人员10人、管理人员2人,博士以上学位47人。30人在国内重要学术机构中任职。在实验室主任陈孝平院士带领下,组建多个专业学科创新团队,每年选拔优秀的中青年骨干到国外一流大学深造。
实验室独立面积7095.59平方米,设有临床和基础研究基地,集科研、教学、临床转化为一体,所有大型仪器设备开放共享。建立移植生物样本库和大数据平台,为临床和科研提供多种研究样本和数据。
在管理方面,实验室实行“开放、流动、联合、竞争”的运行机制,坚持面向科技前沿,做好基础平台强化和应用转化导向的结合。设置开放课题,鼓励本室与室外单位联合申请课题,共同开展实验研究。定期举办器官移植医师培训,是国家卫健委人体器官移植医师培训基地;定期举办学术委员会年度工作会议,审议实验室年度报告、研究方向、开放课题等,根据国际移植前沿、发展趋势提出前瞻性科学规划等政策建议。
备注:资料更新于2023年9月
血管衰老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前身是2012年建立的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同济医院老年医学研究所,由老年医学科科室主任及学科带头人、中华医学会老年医学分会候任主任委员张存泰教授担任实验室主任。实验室在全国临床重点专科同济医院老年医学科的基础上,一直致力于衰老和衰老相关性疾病的研究,尤其在血管衰老方向形成了特色并取得较大进展,居国内领先、国际一流水平。因此,实验室于2023年被教育部批准建设“血管衰老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并通过建设方案论证。
实验室研究平台:本实验室开展科学研究的平台共分为两个部分,基础研究平台位于同济医院科研大楼,总建筑面积约3550平方米;临床转化应用平台位于同济医院6号楼老年健康管理中心,总建筑面积约2100平方米。实验室具备开展衰老机制研究、临床转化所需的先进实验设备和完善实验条件,包括血管功能测试系统、激光扫描共聚焦显微镜、流式细胞仪系统设备在内的固有资产价值达5527.6万元,完美保障了血管衰老研究的实施。
实验室主要研究方向:本实验室以通过改善血管功能,实现健康老龄化的需求为导向,根据血管衰老领域面临的重大挑战,确定了四大研究方向:1.代谢与血管衰老;2.免疫与血管衰老;3.血管退行性疾病的调控和特征;4.血管衰老干预与评估。
实验室集多学科力量为一体,基础与临床先行,转化和应用并重。主持制定血管衰老临床评估与干预中国专家共识,提出了血管衰老评估体系(从基因水平、危险因素、血管结构、功能评估、血清标志物)及危险分层、方法,凝练了一套从生活方式改善、危险因素控制到预防血管退行性疾病的综合管理方法,目前已建成标准化血管衰老管理中心(VMC),在全国多家医院推广应用。实验室承办了血管衰老标志物专家共识审定会暨第十届血管衰老高峰论坛,并于近日联合发布血管衰老标志物专家共识(2023),有力地推动了老年医学学科发展。
张存泰教授带领的实验室创新团队,科研师资雄厚,共有教授24人,副教授19人,其中含国家卫生计生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 1 人,国家青年“千人计划”特聘教授 2 人,国家海外高层次人才 2 人,国 家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 1 人。近年已承担、实施完成包括 “老年血管形态功能变化的评估与干预措施研究”科技重点研发计划课题、国家重点研发计划课题和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等100余项项目,获得科研经费1.5亿元,在国际学术期刊发表论文百余篇,累计培养博士后、博士、硕士多人,为老年医学的学科发展培养了一支优秀的人才队伍。
血管衰老教育部重点实验室从健康中国的发展需求出发,致力于解决如何防治血管衰老的关键科学问题,争取建设成为集研究血管衰老机制、评估及干预的全方位综合性平台,并以平台建设带动健康老龄化战略研究,为实现我国“健康老龄化、积极老龄化”的战略目标贡献力量。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