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H

疑难重症风湿病新进展学习班在同济医院成功举办

来源:本站

时间:2017-01-06

浏览量: 12314

分享:

  2016年12月23日—24日,同济医院风湿免疫科主办的“疑难重症风湿病新进展学习班”成功召开。

  同济医院副院长吴华教授致欢迎辞,吴院长代表同济医院对大会的成功召开表示祝贺,对出席大会的领导专家表示欢迎,希望与会专家广泛交流、相互学习、共同提高,为推动风湿免疫专业的发展做出积极贡献。同济医院风湿免疫科主任董凌莉教授担任大会主席并主持开幕式,来自全省市多个学科领域的150名专家出席了本次会议。

  这是一次风湿病学最新进展的学术盛会,会议邀请到北京协和医院赵岩教授(中华医学会风湿病学分会候任主任委员)、卫生部北京医院黄慈波教授(中华医学会风湿病分会副主任委员兼秘书长)、北京大学第一医院张卓莉教授(中华医学会风湿病分会常务委员兼副秘书长)、中南大学湘雅二医院陈进伟教授(中华风湿病学专业委员会常委)、浙江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林进教授(浙江省医学会风湿病学分会主任委员)、兰州大学附属第二医院王轶教授(甘肃省医师协会风湿病分会会长)、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协和医院沈凌汛教授(湖北省风湿病学会副主任委员)、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同济医院胡绍先教授(湖北省风湿病学会主任委员)、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胡清华教授(国家卫计委呼吸系疾病重点实验室副主任)、日本梅原久範教授,分别进行了“系统性血管炎诊治回顾”、“免疫吸附治疗类风湿关节炎”、“肌肉骨骼超声技术(MSK USG)在类风湿关节炎目标治疗中价值和进展”、“嗜酸性肉芽肿性多血管炎诊治进展”、“原发性干燥综合征”、“痛风的饮食治疗进展”、“血清阴性类风湿关节炎的诊断”、“脊柱关节炎的诊治进展”、“内皮功能障碍与肺动脉高压发病机理”和“类风湿关节炎治疗选择的进展:不同药物作用机制的重要区别”的专题报告。参会者踊跃发言提问,专家们也给予耐心细致的解说,为风湿病诊治学术交流提供了一个高水平平台。

  整个大会衔接紧凑,气氛热烈,得到了与会专家及参会者的一致好评。会议的成功召开充分展示了同济医院风湿免疫科的科教研实力,扩大了同济医院风湿免疫科在华中地区以及全国风湿病领域的影响力。



疑难重症风湿病新进展学习班在同济医院成功举办

  2016年12月23日—24日,同济医院风湿免疫科主办的“疑难重症风湿病新进展学习班”成功召开。  同济医院副院长吴华教授致欢迎辞,吴院长代表同济医院对大会的成功召开表示祝贺,对出席大会的领导专家表示欢迎,希望与会专家广泛交流、相互学习、共同提高,为推动风湿免疫专业的发展做出积极贡献。同济医院风湿免疫科主任董凌莉教授担任大会主席并主持开幕式,来自全省市多个学科领域的150名专家出席了本次会议。  这是一次风湿病学最新进展的学术盛会,会议邀请到北京协和医院赵岩教授(中华医学会风湿病学分会候任主任委员)、卫生部北京医院黄慈波教授(中华医学会风湿病分会副主任委员兼秘书长)、北京大学第一医院张卓莉教授(中华医学会风湿病分会常务委员兼副秘书长)、中南大学湘雅二医院陈进伟教授(中华风湿病学专业委员会常委)、浙江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林进教授(浙江省医学会风湿病学分会主任委员)、兰州大学附属第二医院王轶教授(甘肃省医师协会风湿病分会会长)、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协和医院沈凌汛教授(湖北省风湿病学会副主任委员)、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同济医院胡绍先教授(湖北省风湿病学会主任委员)、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胡清华教授(国家卫计委呼吸系疾病重点实验室副主任)、日本梅原久範教授,分别进行了“系统性血管炎诊治回顾”、“免疫吸附治疗类风湿关节炎”、“肌肉骨骼超声技术(MSK USG)在类风湿关节炎目标治疗中价值和进展”、“嗜酸性肉芽肿性多血管炎诊治进展”、“原发性干燥综合征”、“痛风的饮食治疗进展”、“血清阴性类风湿关节炎的诊断”、“脊柱关节炎的诊治进展”、“内皮功能障碍与肺动脉高压发病机理”和“类风湿关节炎治疗选择的进展:不同药物作用机制的重要区别”的专题报告。参会者踊跃发言提问,专家们也给予耐心细致的解说,为风湿病诊治学术交流提供了一个高水平平台。  整个大会衔接紧凑,气氛热烈,得到了与会专家及参会者的一致好评。会议的成功召开充分展示了同济医院风湿免疫科的科教研实力,扩大了同济医院风湿免疫科在华中地区以及全国风湿病领域的影响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