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料来源:本站
发布者:宣传部
时间:2024-12-26
浏览量:
分享:
半岁已接受三次手术 早产双胞胎老大生命垂危
云南省曲靖市的双胞胎早产儿大双,出生半年内就因新生儿坏死性小肠结肠炎接连接受三次手术,但仍未好转,生命垂危。一场跨越千里的生命接力随之展开。12月25日,他经过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院光谷院区多学科团队一个多月的精心治疗和护理,实现阶段治疗目标,准备出院。
跨越千里的生命接力
仅2.4公斤的大双,出生时因新生儿坏死性小肠结肠炎接受手术。不幸的是,术后恢复并不顺利,他又接受了两次手术,但仍无好转的迹象。在病友的推荐和援助下,家人联系上同济医院小儿外科余东海主任医师。
余东海介绍,大双是早产儿,出生后接受了回肠造口术。术后出现短肠综合征,当地医院决定提前关瘘,但关瘘后,因早产儿肠神经元发育不良,出现不全型肠梗阻和吻合口瘘。大双的病情进一步恶化,肠道菌群移位,处于严重失代偿状态,出现了肠衰竭,腹胀、肠梗阻、重度营养不良等症状。6个月的大双体重仅有3.5公斤,无法脱离医院支持。
11月15日,在多方援助之下,一场跨越千里的生命接力在云南曲靖和武汉之间展开,大双16日下午抵达同济医院光谷院区。
多学科团队保驾护航
同济医院小儿外科、儿童重症医学科、儿童感染科、新生儿科、护理部、麻醉科等多学科专家立即进行了大会诊,在综合评估后,决定尽快进行手术。
余东海介绍,手术中发现大双全腹腔粘连,小肠的严重扩张处达10厘米,经仔细分离后,小肠全长150厘米,结肠质地僵硬,蠕动不良,是结肠肠神经元发育不良以及粘连性肠梗阻。
大双的肠道功能衰竭,无法承受一次性大手术的冲击,治疗需加倍谨慎。因此,余东海医生团队的策略是分阶段进行治疗,尽快解除肠道的粘连,拆除原先的吻合口,并进行末端回肠造瘘手术,以便让小肠得到必要的休息和修复。紧张的2小时手术后,大双被送入儿童重症医学科病房接受下一阶段的治疗。
“当时大双营养状况极差,同时伴有严重的感染问题,他已经闯过了麻醉关、手术关,我们需要帮助大双度过感染关和呼吸关,未来还有循环关、喂养关等等。”儿童重症医学科陈瑜主任医师说。
能吃能长,才算真正过关
11月22日,大双恢复顺利,随之转入小儿外科病房。
余东海介绍,大双的肠道因功能衰竭变得如同贫瘠的盐碱地。为了让这片“土地”恢复肥沃,需要精准控制肠道消化吸收的上限,逐步培养肠道功能。通过观察造瘘口的出量和排泄物的性状,调整经鼻导管泵奶的剂量和速度,就像“滴灌技术”,通过一点点滋养肠道。
大双的造口管理是护理工作的核心环节之一。为确保大双在家中也能得到专业的护理照顾,小儿外科朱丹副主任护师不仅指导家长如何进行造口的更换,还邀请他们加入“造口宝宝交流群”,帮助他们更全面地掌握家庭护理技巧。
就这样,大双从高烧不退、骨瘦如柴、腹胀如鼓,到现在精力充沛、活泼好动,一天能喝800毫升奶,体重从入院时的3.5公斤增加到4.4公斤。这个顽强的小生命和医护人员跨越千里,共同创造了生命的奇迹。
据了解,早产儿如大双因肠神经元发育不良导致的严重功能性肠梗阻,需细致处理。这类患儿常因肠梗阻早期手术,但关于造瘘后的最佳关瘘时机,医学界尚无共识。同济医院通过长期探索,已建立评估方法,有效探讨不同关瘘手术方法,尤其在处理短肠综合征患儿方面积累了宝贵经验,提高了脱离肠外营养的成功率。
千里转诊 云南患儿在同济医院重获新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