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料来源:本站
发布者:管理员
时间:2010-09-30
浏览量:
分享:
传承同济精神 实现新的腾飞
同济医院医务处 唐锦辉 李刚
此次“重走同济路”宜宾行,短短几日,所闻所见感慨颇多,对医院的百年历史有了进一步的了解,对“同济”二字的内涵也有了更深刻的认识。
1937年淞沪会战爆发后,医院随同济医学院辗转数地,行程近万里,一路迁至宜宾,堪称长征之旅。1941年,医院迁至宜宾,终于暂停迁徙,重新开院治病教学。同济医学院基础部分设在李庄,医学后期及医院短暂停留李庄后搬至宜宾市区,医院开设多处门诊部及一、二住院部,科室设置较为齐全,包括内、外、妇、儿、五官、皮肤、神经等科室,总床位约100张。
医院在宜宾5年多,期间,不仅很好地实现了自身的生存和发展,完成了医学后期学生的教育,创办了全国第一个医事检验专业;还切实履行了医院创办宗旨,服务社会卫生事业,解除民众疾病痛楚。宜宾在当时并不缺乏医疗资源,但是民众的普遍印象是医生态度傲慢、看病收费高、药品贵、看病难,尤其是贫困民众看病更是困难。不同于当地医院,同济医院在宜宾赢得了良好的口碑——医术高明,态度谦和耐心,具有民族良知,看病便宜,普通穷人甚至不收钱,5年多没出过一次医疗事故。
看病救人之余,医院积极普及医学科普知识,在女中门诊部开设科普陈列馆,普及西医知识,消除民众对西医的恐惧;积极关注公共卫生,不惧盐商利诱,以严谨求实的工作作风,解决了上世纪三四十年代流行于川南一带的“痹病”,切实保障了当地民众的健康安全,并在当时获得全国应用科学类学术发明一等奖。同济带来的影响不仅仅是疾病康复的生理变化,同时也在潜移默化地影响着当地民众的思想。一位85岁的见证人,当年因为医院成功救治了她的孩子,并主动教习小儿疾病预防护理知识,使其在解放后立志学医,终成当地一名专业医师。此次重走,所到之处,谈起同济,耄耋之人赞不绝口,清楚记得医院当初的义举。1946年8月,医院回迁上海。
在移址武汉的岁月中,医院秉承着前50余年积淀下来的意志和品质,肩负着保障中南地区医疗卫生工作的重任,先后取得了多项显著成绩。初至武汉,适逢血吸虫病肆虐神州,医院组成防治医疗队分赴疫区,检疫13万人次,治疗1.8万余人,邵丙扬医师首创治疗血吸虫病的“酒石酸锑钾三日疗法”在全国推广,成功治愈了500万血吸虫病人;60年代,湖北地区发现钩端螺旋体脑动脉炎,医院组织多批科研小分队深入农村对流行情况进行调查,取得钩端螺旋体脑动脉炎的发病原因及发病机理的重大成果;70年代医院在国内率先开展了器官移植的临床和实验研究,揭开了我国现代外科器官移植的序幕…“体外培育牛黄”、“肝外科手术的基础和临床应用研究”更是分别获得国家科技发明二等奖和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
无论是在炮火纷飞、民族存亡的战争年代,还是在灾害频发、食不果腹的建国初期;无论是在批林批孔、知识无用的荒唐岁月,还是在改革开放、经济腾飞的新世纪,一代代的同济先辈们,始终坚持着医院创办之初的宗旨,同舟共济,奋力拼搏,将医院由20张病床发展到今天开放床位达3000张的现代化综合医院。在110年的发展历程中,回首过往,无数的成功离不开先辈们的刻苦努力和对同济精神意志的坚持。
今天,在医疗市场竞争日趋激烈的大环境下,如何依托百年同济的深厚积淀,开拓进取,奋力拼搏,实现医院战略上新的腾飞,是医院每名职工义不容辞的责任。为此,医院不仅要适应现代社会所默认的评价体系和标准,扩规模、增效益,更应脚踏实地,拿出当初在宜宾勇于异于教会医院、不惧豪强威逼利诱、一心服务贫苦民众、肩负民族存亡重任的胆识,少一些名利的追逐,多几分同济人的自豪,重在内涵建设,着力素质培养,真正形成具有自身风格的医院,重现“北有协和、南有同济”的辉煌。
唐锦辉、李刚:传承同济精神 实现新的腾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