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H

您的位置:首页 > 历史文化 > 文化建设

任德清:抗战时期内迁李庄—宜宾的国立同济大学医学院及其附属医院

资料来源:本站

发布者:管理员

时间:2010-09-30

浏览量:

分享:

抗战时期内迁李庄
——宜宾的国立同济大学医学院及其附属医院
宜宾市历史学会副会长  任德清

  内容提要:本文缘起以介绍国立同济大学在抗战时期内迁李庄—宜宾的背景;正文一二三分别记录其内迁李庄宜宾的历程、史实、例证;结语代跋说明宜宾人对同济之深情厚意。

  关键词:抗战  同济大学医学院  同济医院  李庄  宜宾

缘起

         宜宾,位于川南金沙江与岷江交汇,始称万里长江第一城,自汉初高后六年(公元前182年)建城,已有2000多年历史。自古为长江上游川滇黔毗邻地区重要商埠口岸,人口流动大,疾病多,传染快。抗战时期的宜宾,霍乱、伤寒、疟疾是常见的三大疾病,多发病有成人痨(肺)病、小儿肺炎以及软骨病(痹病)、营养不良引起的各种疾病,人们体质普遍低下,疾病防治十分艰难。老百姓一经感染疾病,一是治不起,二是拖不起,生存条件差,死亡率高。民间有谚“生三千,死八百”现象,在宜宾亦然。

  同济大学医学院及其附属同济医院,于抗战初期迁宜宾前,宜宾表面上并不缺医少药。不足两平方公里的宜宾城,就有四家较大医院,包括三家外籍西医院,一家地方中西医院。其中外籍医院,一是美国人开办的基督教华西浸礼会所属两所医院,即位于城北鲁家园的仁德医院、位于崇义街的明德女医院,主要科室包括内科、外科、妇产科、五官科,分别有70、20张床位,另在中城镇线子市开设门诊部。明德医院注册登记在上北街建立高级护士职业学校,开初主要招收妇产科学员。一是法国人开办的天主教外方传教会川南叙府教区所属位于城西兴隆街(后大门改朝文星街)的公信医院,为主教沙德勇医师创建,主要科室有内科、外科、妇产科、眼耳鼻喉科,开初有床位60张,并在城东的东街、状元街(今咸熙街)开设两处门诊部。抗战时公信医院院长赵如海,是上海复旦大学医科毕业的著名外科医师。

  宜宾的地方医院,除了宜宾县卫生院,象样点的是位于城南将军街的中西医院(今宜宾市三院前身),以中医为主,拥有众多名老中医,长于内科、温病的诊治。另有几家私人中医和西医牙科诊所。有两所1939年迁驻宜宾真武山庙群和城西南华宫的国民党军医院——军政部所属119后方医院、陆军第8医院,只收治抗战荣军伤病员,但对地方民众颇有影响。川军驻叙泸18师2旅所属972团卫生所。以上几家对市民开放的医疗单位,对宜宾人的疾病治疗和卫生防疫事业,并非一无事处,对外普遍收费高、药品贵,看病难。

(一)

  国立同济大学医学院,于1941年元月从云南昆明迁来李庄(见《李庄拾遗》第74页),时属四川省第六区(宜宾专区)南溪县,走水路上距六区治所宜宾城40华里,下至南溪县城50华里。自梁大同六年(公元540年)设六同郡治,已有1400多年建置历史,现公布为国家历史文化名镇。李庄地处长江黄金水道,自古为宜宾南部六县物资集散地,大米豆类交易口岸,土地肥沃,气候温和,物产丰富,水运便捷,保存较多文物古迹,号称“九宫十八庙”。李庄人口多为湖广移民,当时不过3000人,且私家宅院多而宽敞,为同济大学迁川提供了较好条件。
抗日战争爆发后,内迁宜宾的同济大学、中央研究院、中央博物院、中国营造学社和北京大学、金陵大学文科研究所,都集中驻学李庄,人数前后达11000余人。只有国立剧专在江安县城。是以上这些高等院校和文化教育机构,将先进的科学文化带到不发达的西部地区,对李庄、宜宾及川南战时经济、文化和社会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同济大学医学院驻学李庄时间,前后只有4个月,借住真武宫祖师殿,实施基础医学理论教学,因环境局限,采取不分专业集体教学,被称为同济大学医学院前期。医学院于1941年4月再迁宜宾,适逢抗战最艰苦的年代直至胜利,为世界和中国保留并培养了众多医学精英,造就了当代中国医学,积累了丰富的战时临床经验,为世人所称道。被称为同济大学医学院后期。
同济大学医学院迁宜宾分两个阶段。

  1941年4月间,为医学院附属同济医院、门诊部,先期迁宜阶段。选址宜宾城西郊苗圃及西郊花园,开办医学院附属同济医院第一、二住院部。当年苗圃位于宜(宾)柏(溪)简易公路线上,距城约2公里,名义上是政府市政绿化设施,一直为军政相关机构占用。当同济医院迁驻之际,其大部分建筑与场地,已为抗战初于1939年内迁的中央陆军学校特别班二大队所占用,所属5个中队共约1000余人。这是国民党“军统”单位,正进行第10期特工训练。同济医院迁来苗圃地址,只是靠城一侧的杨公桥附近,先后增建部分校舍。特训班人员纪律甚严,不与外界联系,两个单位一直相安无事。同大医院在苗圃设的是第一住院部,设有内科、外科、妇产(儿)科等。接着又在近城一方租用周氏宅院“西郊花园”,开设第二住院部,老地方叫“小伙儿土地”,花园旁侧是一道横跨盐水溪上的“洗脚桥”,据说是因郊外行人先在桥下溪中洗净脚上泥土才能进城故名。西郊花园一度为宜宾有钱人休闲与婚庆场所。第二住院部,内设五官科、皮肤科、眼耳鼻喉科、精神病学科(这是访问中外界人一种说法)。住院部两处成L角紧邻共约100张床位。

  同大医院,另在宜宾城中北街附近,借用黄州馆23号私宅,设置市内门诊部。黄州馆原为清代后期湖北商帮的黄州(今黄岗市)人同乡会馆,时为宜宾县警察局,形成一条街巷(今名保安路,为宜宾市公安局翠屏分局)。其23号宅院,原为川军一旅长公馆,后来换防人走而宅留。门诊部医护人员住宿,则临时借用与黄州馆相隔墨匠街只有一华里的鲁家园明德小学校舍。

  今存宜宾市档案馆资料表明,同医西郊住院部和城中黄州馆门诊部,于1941年4月16日正式开业(见《李庄拾遗》第55页)。主要是医学院临床教学与实习医院,对外收治伤病员。正如同济大学校长周均时教授当时呈报六区(宜宾专区)报告表明的,实践“为当地医卫事业服务”,造福于宜宾人之意愿,可部分解决居住和来往于宜宾的人们看病就医问题。

  1941年6月间,为同济大学医学院迁宜阶段。选址城南女学街宜宾县女子中学作临时校舍,并借用女中对门科技馆(今正健医院)设同济医学院直属门诊部。女中已于1939年为防日军空袭迁去城西远郊30华里的柏溪镇。1940年第六区在女中校址举办国民教育师资培训班。

  宜宾县女子中学,创办于清末民初,原址为清军叙马营都司衙门,除一幢一楼一底木结构教学楼外,均为砖木或夹壁泥墙青瓦平房建筑,可容纳12个班500余人就读。1941年4月,同济大学派其医学院杜公振教授来宜联系借用女中校址时,得知培训班按计划到6月份才能结业。于是,同济大学校长周均时,发出以民国三十年六月九日,庄字95号公函:“查本校前拟洽借宜宾县女子中学校址作为本校医学院校舍一案,曾惠久侯师资培训班结束让与本校。兹查本校现借明德小学校舍房催让甚力,一请查照将该女中校舍惠予借用,俾该院员生安心就读,而为当地医务卫生事业服务。此致四川省第六行政督察专员公署。”(原件存宜宾市档案馆)

  同济医学院于1941年6月间从李庄迁来宜宾县女中,其教学、办公、操场和员生宿舍一应俱全。据现存出版物所录资料认为,同医在县女中内设病理学馆、药物学馆、细菌学馆、生物学馆、公共卫生研究馆,以及前期李庄时期所设的解剖馆、生物馆等机构,既是医学院的科研所,也是各医学专科教研室。在女中办学之初,同时建立同济医学院高级护士职业学校,专设助产护士班。1945年夏,同济大学向教育部专项申请10万元经费,建立起国内第一所正规化高级医事检验职业科,对外称同济医学院医事检验学校。

  同济医学院迁宜同时,考虑其师生们近便实施临床教学需要,借用女中对门科技馆(时已迁中山公园群众教育馆内),开设医学院直属门诊部和医学科普陈列馆。科技馆为二进四合院砖木结构平房建筑,进门即前厅,天井后是后厅,均为高梁木柱敞式堂屋。前厅为同医门诊部,仅安置几张简易桌凳,供各科临床医师门诊实习;后厅是放置人体器官标本、张挂各种医学图片和同医资料陈列馆,供病员和市人参观。

  同济医学院驻学宜宾五年,坚持严谨求实的学风,是战时同医发展的重要时期,,取得众多举世瞩目医学成果。除了唐哲、李化民、杜公振三位教授,分别对痹病研究,取得川南流行病学及公共卫生医学成果外,还有病理学教授梁伯强《如何在抗战中研究病理学》、外科专家黄榕增教授《伤兵治疗与伤兵救护》、外科著名肝病专家章元瑾教授《肝脏浓病外科手术治疗》等学术论文,先后在《同济大学医学季刊》和国内外著名医学刊物上发表。其中杜公振教授与助教邓瑞麟的《痹病研究》,获得1943年全国应用科学类学术发明一等奖。1944—1945年杜公振教授还提出《试从自然界寻求有害病菌能力之微生物》、《鸡与人类传染病之关系》两项科研成果。抗战时期同济医学院以上医学成果对整个社会所产生的广泛影响,引起国内外医学界的高度重视,史称“北有协和,南有同济”而享誉世界。

  与此同时,同济大学将设在交通街的“国立同济大学驻叙州办事处”迁驻女中,更名为“国立同济大学驻宜宾办事处”,任命医学院所属公共卫生研究馆主任杜公振教授兼任办事处主任。同时同大为了进一步对外联络,以期社会广泛支持,特别同意1928届同济大学工科机械专业毕业的同大校友钱子宁将共中元造纸厂驻宜办事处一并迁来女学街,特许将同济医院与门诊部作为中元造纸厂的职工医院,并建立相关联系。


(二)

  同济医学院驻学宜宾,实行战前学制为六年,不分系。其公共课程与专业教学为适应战时环境和需要,作出适当调整。但有一条不变的规定,即以德语为第一外语,要求学生具有扎实的德语水平,能直接阅读原著和解答考题,尤重独立施诊能力。学生六年学业包括一年实习期满考试,经毕业答辩合格才准予毕业。1945年同济大学全校人数达2423人,而医学院在宜宾时有学生304人,五年间共毕业学生189人。所属高级护士职业校有36人,高级医事检验职业科27人。(载新修《宜宾市志》附录)当年同济医学院学生资料多已散失,现在我们还能见到三张照片。1、1943年5月21日同济医学院欢送葛培根、李国镇毕业留影,共有11位同学;2、同济大学医学院三三级全体同学在宜宾毕业纪念合影,共有同学45人,男生29人,女生16人(白衣者)、老师15人(深色衣着);3、同济大学医学院三位女生合影:乔蕴华(北京空军总医院眼科主任)、温磊(北京海军总医院耳鼻喉科主任)、桑兰华(马鞍山市人民医院副院长)。以上前两幅照片均被《中国李庄—抗战流亡学者的人文档案》所收录,后一幅为李庄镇政府所收藏。

  同济医学院迁宜后,学子们不仅专心致学,其抗战爱国之心溢于言表。部分学生积极参与校内外民主运动外,以自己所学之长报效国家,服务于民众,坚持文化抗战。1942年,医学院学生会与宜宾《商报》(即后来《戎州日报》)合作,开辟每周一《医讯》专栏;同时与宜宾《金岷日报》合作,开辟每周六《医影》专栏,向广大读者普及医学知识、宣传移风易俗、破除迷信,两者其社会效果不可小视。同济医学院与法学院同学,1945年为庆祝抗战胜利,自发成立“野火文艺社”,出版《野火墙报》;喜欢声乐的同学组织“济声合唱团”,在校内开展歌咏比赛。

  同济医学院包括附设同济医院及门诊部,在宜宾时有教师45人,其中教授13人,副教授1人。除史图博(亦译斯塔贝尔,Dr.H.Stuber)是德国人,原为柏林医学院教授。是一个难得的“中国通”,平时好穿兰布长衫、青布圆口鞋,爱好中国书法,会讲中国话。1945年6月19日正好是这位洋教授60大寿,徐诵明校长代表全校师生,特意向他赠送一幅冠名为《高山仰止》中国山水画。其余同医老师都是中国人,多数是同济自身培养出来的。他们在艰苦条件下,克服各种困难,奔走于宜宾、李庄之间进行教学。同济大学前后三位校长,翁之龙(1932—1939年在任)、赵士卿(1939—1940年7月在任)、丁文渊(1942年2月—1944年7月在任,)都是同济大学医科即医学院培养出来的医学博士和教授。他们对教师择优聘任,鼓励认真教学和从事科研。医学院院长在李庄时为黄榕增。迁宜宾后五年中先后五任院长是:梁之彦(1941年5月后)、丁文渊(1942年 2月后兼)、杜公振(1945年 8月后 直至1946年7月随同大东归上海)。杜公振还在此之前,曾两次主持诊治和处理李庄与宜宾两地发生食盐含氯化钡中毒事件。

  第一次是1941年春,李庄突发“春瘟”。当同大医学院得知李庄省宜中37名学生食物中毒,即派出唐哲教授前去调查救治,提出学生会餐时食物所含氯化钡中毒所致。临床表现为:轻者浑身无力、皮肤发麻,重者上吐下泻,四肢麻痹。故称“痹病”,俗称“麻脚瘟”、“软骨病”,中医称“痹症”。事后唐教授在《同济大学医学季刊》上发表《李庄所见的痹病》,解开了三四十年代流行于川南一带的“麻脚瘟”之秘密。尔后是同济医院内科主任李化民教授发表《痹病》,作出科学解释。1942年经医学院公共卫生研究馆杜公振教授在助教邓瑞麟协助下,进行动物试验,并对五通桥食盐所含钡的源流进行查证,采取有效救治办法,保障了广大民众生命安全。并为此科研成果所发表的《痹病之研究》,获得1943年全国应用科学类学术发明一等奖,实践了同济大学医学院“服务于社会医卫事业”的宣言,为战时西南大后方做出了贡献。

  第二次发生在1942年初的宜宾城同一类食物中毒致人死亡事件。元月五日,交通街发生一起食物中毒死亡案,惊动了警方和宜宾县卫生院,于是约请同济大学医学院杜公振教授担纲查证。先经医学院病理学馆的李家惠、高有柄两位老师,对死者唐隆章进行尸解,并作出解剖记录。尔后通过医学院卫生化验所作出检验报告,(此两份原件存宜宾市档案馆,并载于宜宾市政协文史资料专辑《李庄拾遗》第82、83页)。结论是食用了食盐中所含氯化钡中毒致死,与头一年李庄学生食物中毒为同样病因,为此提出利用相应硫化物化解之科学手段。同医教授们以科学的良知,毋忘“济世兴邦,爱国奉献”之同大精神,敦请宜宾县政府转呈四川省政府,严饬五通桥盐务局,停止生产含氯化钡食盐,以维护人民生命安全与健康。经四川省政府卫生处报中央卫生实验院批准,最后由四川省政府于1942年5月5日,以御二字第270号指令:停止食用五通桥食盐。至此,此案所涉及的社会公共事件圆满完善解决。同济医学院两次诊治和处理痹病事件,也使同医提高了医学水平,也丰富了对地方流行病诊治之临床经验。同济医学院及其教授们这种救死扶伤精神感动了战时国人。业经宜宾县参议会召开专门会议决议,并致函国立同济大学,组织当地民众敲锣打鼓、舞狮前往医学院道贺,赠送旌旗上书“成绩斐然,人民受益匪浅,颂声载道,同济令誉日隆”。(见《中国李庄》第104页)

  1946年5月,同济大学启动复员东归上海计划,决定将医学院先后在李庄和宜宾西部住院部增建校舍和在县女中内自建的医事检验科房产,以及部分医疗器械,分别捐赠给南溪县、宜宾县政府和宜宾县卫生院和县女中。于同年8月完成移交,胜利结束同济医学院抗战西迁川南宜宾五年八个月(1941年1月—1946年8月)的光荣历史。

(三)

  同济大学医学院及附属同济医院,在宜办学的史实,已过去大半个世纪。现经访问在宜宾几位健在老人,从同大医学院和附属医院迁宜办学,行医及其旧址,提供了他们所知情况。

  第一位是赵俊明老先生(宜宾市二中退休校医,现已90岁高龄,宜宾知名的学校内儿科保健医师)。同济医学院及附院驻宜时,他是宜宾国民党驻军18师972团卫生所军医,其驻地府堂坝与女中一街之遥,他常去女学街同医门诊,借看病为名请教一位张教授。他告诉说:“大约在1941年秋,我带团部一位长期腹水未愈的军官,去女学街同济门诊,请张教授给他检查,诊断结果是排泄不畅导致腹水难消。张教授 只开了一个处方:每日口服50克硫酸镁。病人几天后大便通畅,腹水自消而愈。”“张医师听说我的职业,卫生兵出生,同意让我在他坐诊时,在一旁看他如何诊治病人,大约前后半年时间,使我学到了不少内儿科知识。”“我还去同医设在科技馆后面陈列馆,一位教授还给我讲解了浸泡在一个大盆里的好几个肿瘤标本,介绍说是他们在二十年代后期国内最先成功切除癌症肿瘤留下的标本。”“后来我还陪同部队几位伤病员去西郊花园,就住院在同济医院的住院部。我亲自见到那里医疗设备精良,医师医术高明,临床经验非常丰富;同济医师看病谦和、耐心、认真,没有(明德、公信)两个教会医院那么傲气。同医治病司药十分正规,凡处方取药须经处方医师验证,护士发药要亲自守护服用。其严谨求实的精神值得学习,同济在宜宾五年没听说过出过一次医疗事故,真是了不起”。

  第二位是任瑞珍女士,宜宾专科医院原副院长、妇产科医师,现85岁,已退休多年。当年他还是一位家庭少妇,她回忆说:“大约1943年1月间,我儿子才两三个月,发烧多日,看了几家医院不见退烧。听说 同济医院医术高、收费低,又热情,我抱儿子去女学街同济看门诊,进门见好几位医生在大厅里看病。是一位四五十医生替我儿子检查,儿子哭叫,医生用听诊器反反复复听。诊断结果是小儿肺炎。医生还劝我不要着急,小儿感染不太严重。当时让护士给儿子注射一针,开了 三天服的盘林西林片,叫我压碎调温开水按时喂服。”“盘林西林好稀奇啊,当时在其他医院开不着,在街上药店买不到,退烧效果特别快,儿子几天就好了,我还抱着儿子去同医感谢,他们不仅不收我的礼(一包糖果),还教我对小儿疾病的预防和护理知识。”“解放后我当了医生,要不是那时碰上同医教授,我还没这个决心。”

  第三位是陈星奎老先生,宜宾知名的文史学者,现已86岁,他当时还是一名中学生。一见面十分开朗地说:“同济医学院我知道,1941年就在县女中,以前是都司衙门。那阵大门后照壁还在,敞坝(操场)不太大,后面大堂原是女中上大课地方,被同医隔成几间房子,作为各个研学馆,左侧靠冯家祠堂后面(今还保存)是一楼一底木结构的原女中教学楼,右侧(靠现在赵一曼塑像)平房是学生宿舍。其他校舍多是泥巴夹壁墙的小青瓦平房。”“女中对门的科学馆,是同济医院门诊部,他们还在黄州馆有一处门诊。女学街门诊很宽,里面还有一个展览馆,来看病的人多,每天参观的人也不少。展馆陈列好多人体标本、药物、器械和图表。”“西郊苗圃和西郊花园的同医住院部,我没去过,听说他们在那里还修了多幢简易平房,住院的人不少。一是从教会仁德医院、公信医院自动转过去的 ,一是少数缺医少药的穷人,大概是为抗战,同济医生们都有一种民族良知。收费比其他医院都低,我有一个亲戚住院没钱,最后只登个记就算了。”

结语

  宜宾人对同济人的眷念,发生于上世纪九十年代初,在纪念世界反法西斯和中国抗日战争胜利50周年前后日子里。以历史文化名镇李庄为中心,掀起一场抗战文化热,同济大学领导和当年驻学李庄的教授及学生,纷纷去李庄参观同济当年旧址。无论从政治还是开发旅游,对抗战内迁来宜的国立同济大学和中央研究院等文化教育机构,500万宜宾人油然而升的眷念,为同济的教授、医师们和中央文化机构的大师们,办学不忘抗战、读书不忘救国的爱国主义精神,发出由衷的敬意。是他们给不发达的西部和宜宾人所带来的先进文化与民主精神,至今尚为广大群众所称颂。为了那段挥之不去的记忆,宜宾地市政协文史资料委员会率先编辑发行纪念专辑,在李庄和宜宾召开抗战文化和名镇保护学术研讨会,一批批记者作家相继出版《发现李庄》、《中国李庄》等一系列专著或论文,揭开了同济大学和其他抗战内迁宜宾的文化教育机构那段尘封半个世纪的光荣历史。

  载入宜宾地方志有关同济大学院校史:1992年版《宜宾市志》(新华出版社)第十九篇“教育”载:“抗日战争时期,国立同济大学于民国二十九年,从昆明迁至李庄镇,设有理学院、工学院和医学院。随后医学院迁至宜宾城女学街,借用宜宾县女子初级中学(今宜二中)部分校舍为校址”。2005年版《宜宾教育志》(西南师范大学出版社)第五章“高等教育”载:“民国29年10月,同济大学到达李庄。医学院住祖师殿,内设解剖、细菌、生理、化学、生物、公共卫生7馆,院以下分设内科、外科、妇女科、产科、五官科、皮肤科、精神病科等,并在宜宾城女学街开办附属医院门诊部及医学院后期七科教学基地”。了了数语,且语焉不祥。遗憾的是经查询宜宾市二中有关人士,对同济医学院这段历史盲然无知,其同济医学院借用本校校舍办学长达五年却未存文字资料。

  2010年,经省市验收通过并出版的新编宜宾地区百年历史的《宜宾市志•附录》所载任德清所撰《抗战时期内迁宜宾机构人员及其活动》一文,则综合修编所存史料和补充采录资料,简要地对国立同济大学及其所属医学院、工学院、理学院、法学院,作出存史立志处理。无论地方志还是专著论文,对国立同济大学及医学院附属同济医院迁宜历史,仍或有错漏和不尽人意之处,敬请知者和热心人士予以补正。

  笔者受武汉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同济医院院史编辑室马先松、赵小抗两位教授之托,撰此拙文以表寸心,谨供参考,恭请指正。


  主要参考文献资料:
  《宜宾市志》                   (新华出版社,1992年)
  《宜宾县志》                   (巴蜀书社,1991年)
  《宜宾教育志》                (西南师范大学出版社,2005年)
  《中国李庄》                   (四川人民出版社,2005年)
  《发现李庄》                   (四川文艺出版社,2004年)
  《李庄拾遗》                   (宜宾市政协文史资料委员会,2007年)
  《四川城镇民俗文化》 (四川大学出版社,2007年)

 

 

本文作者 任德清:四川人文学者、宜宾市历史学会副会长、宜宾学院四川思想家研究中心研究员

任德清:抗战时期内迁李庄—宜宾的国立同济大学医学院及其附属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