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料来源:儿童感染消化科
发布者:舒赛男 何嘉怡
时间:2021-03-18
浏览量:
分享:
3月18日是第21个“全国爱肝日”,随着乙肝疫苗的广泛接种,中国儿童乙肝的发病率显著下降,但由于人口基数庞大,全国每年仍新增儿童乙肝5万例,儿童累计感染者超200万。由乙肝导致死亡的人群中,七成以上为儿童期感染的乙型肝炎病毒。因此,乙型病毒性肝炎的防治应该从娃娃抓起。今天我们就来和大家聊聊关于儿童乙肝和乙肝疫苗的那些事。
乙肝病毒是如何传播的?
乙肝病毒有3种传播途径:①母婴传播:这是我国乙肝,尤其是儿童乙肝的主要传播途径,母亲的e抗原阳性(俗称“大三阳”)、乙肝DNA水平高是导致儿童感染的高危因素;②血液传播:目前对献血员进行严格筛查,经输血或血液制品传播已很少发生。需要特别提醒大家注意的是,乙肝病毒可经破损的皮肤或黏膜传播,例如修足、纹身、纹眉、打耳洞、在非正规场所补牙、医务人员工作中的意外暴露、与别人共用剃须刀和牙具等。有输血史、接受血液透析者、乙肝感染者的家庭成员、有注射毒品史、未接种乙型肝炎疫苗的糖尿病患者均有较正常人群更高的乙肝感染风险。③性接触传播:与乙肝感染者发生无防护的性接触,特别是有多个性伴侣者、男男同性恋者,其感染HBV的危险性高。
乙肝不经呼吸道和消化道传播。因此,孩子的日常玩耍、入托、入学后与外界的接触,例如握手、拥抱、同住一宿舍、同一餐厅用餐和共用厕所等无血液暴露的接触,不会传染乙肝。乙肝不经吸血昆虫(蚊和臭虫等)传播。
儿童应该如何预防乙肝感染?
接种乙型肝炎疫苗是预防乙肝感染最有效的方法。新生儿按照0-1-6方案,即生后当天接种第l针疫苗后,在1个月和6个月时注射第2针和第3针。患重症疾病的新生儿,如极低出生体质量儿、严重出生缺陷、重度窒息、呼吸窘迫综合征等,应在生命体征平稳后,尽早接种第l针乙型肝炎疫苗。
母婴传播是儿童乙肝的主要传播途径,为阻断母婴传播,需注意以下四点:①所有孕妇需检查乙肝全套,其中乙肝表面抗原(HBsAg)阳性的孕妇要进一步检测乙肝DNA定量;②对HBsAg阴性母亲的新生儿按上述0-1-6方案进行乙肝疫苗接种;③对HBsAg阳性母亲的新生儿进行乙肝疫苗和乙肝免疫球蛋白联合免疫;④对高水平乙肝DNA孕妇给予抗病毒药物预防(建议由感染科医师处制定适宜的抗病毒方案);⑤乙肝母亲的婴儿完成第3针乙肝疫苗后1个月检测乙肝全套,并在儿科感染专科医生处随访,对表面抗体(HBsAb,又称抗-HBs)阴性婴儿需及时补种乙肝疫苗,对表面抗原(HBsAg)阳性婴儿需长期随访,并适时进行治疗;⑥儿童为生理性免疫功能低下人群,鼓励儿童,尤其是家庭成员有乙肝感染者的高风险儿童,每年进行体检时,检测乙肝表面抗原(HBsAg)和表面抗体(HBsAb,又称抗-HBs),对表面抗体(HBsAb,又称抗-HBs)≦10 mIU/ml者,建议接种1剂次乙肝疫苗;均阴性者,建议接种3剂次乙肝疫苗。
预防乙肝母婴传播的关键策略是对新生儿进行乙肝疫苗(无乙肝感染母亲)或乙肝疫苗和乙肝免疫球蛋白联合免疫(乙肝感染母亲),对高病毒水平的孕妇进行抗病毒预防是有益的补充,对乙肝母亲所生宝宝需要进行定期监测和随访。
此外,对于因特殊疾病需要进行器官移植治疗、免疫抑制治疗、化学治疗的儿童,需要检测乙肝全套,以评估机体的乙肝感染状态,根据情况提前进行乙肝疫苗接种等。
乙肝妈妈可以哺乳么?
首先告知大家一个明确的答案:乙肝妈妈,无论其传染性如何,均可对已常规接种乙肝疫苗和乙肝免疫球蛋白的婴儿进行母乳喂养。研究显示,母乳喂养不会增加乙肝妈妈所生婴儿的乙肝感染风险。有部分妈妈担忧,如果乳头发生破损,是否会增加生后感染乙肝的风险呢?从理论上来说,妈妈乳头有破损并宝宝同时有口腔/胃肠道伤口,即带有乙肝病毒的妈妈体液与小孩体液发生交换,同时妈妈的乙肝病毒浓度很高且宝宝对乙肝病毒没有免疫力,才有可能发生生后感染。所以,乙肝母亲家庭的儿童应定期监测乙肝全套,以评估孩子是否产生乙肝表面抗体(HBsAb),及其滴度水平,以保证宝宝获得有效的免疫应答,对日常生活中的感染风险具有抵抗力。
接种乙肝疫苗前要知道的一些事?
乙肝疫苗是非常安全的疫苗,接种后全身反应和局部反应都很轻微,个别人可有低热、头痛、全身不适,注射部位红晕、硬结、疼痛等,一般不需任何处理,2~3日后即可自行消退。
如果宝宝正在发烧,体温超过37.5℃,或患有严重性腹泻、血液病等疾病,则需要延迟疫苗接种时间。
如果宝宝因为各种原因,没有按照标准的(0-1-6)程序来接种的话,后续需要按照流程重新接种三针吗?一般来说,每针的间隔比规定的晚1~2个月,对疫苗的成功接种影响不大。如果漏打时间很长,建议先去医院检测一下血液中的抗体滴度,如果抗体浓度低,可以再接种1次;如果直接没有抗体,则可重新接种3次。
乙肝疫苗与大多数疫苗,如白百破、卡介苗、乙脑疫苗等关系融洽,互相之间不会干扰;但与麻疹疫苗同时接种时,可能降低麻疹疫苗的免疫效率,因此最好不要同时注射。
如何知道是否接种成功呢?
有效的疫苗接种可以预防乙肝病毒感染。乙肝疫苗属于甲类疫苗,国家免费强制接种。很多父母都知道,对于婴幼儿,乙肝疫苗在出生24小时内就要接种,然后第1个月和6个月各接种一次。接种乙肝疫苗之后,大部分婴幼儿都会产生乙肝表面抗体,这些保护性抗体会分散在人的体液中进行巡逻,一旦发现乙肝病毒入侵,就会发起进攻将其清除。那么,如何知道宝宝接种乙肝疫苗后,是否产生了足以抵抗乙肝病毒的抗体呢?
对于乙肝抗体的检查,大多数人都知道乙肝两对半,即定性检查,也就是说只能告诉你们“乙肝抗体”的有或无。即使乙肝两对半显示有抗体了,就万无一失了吗?这里要强调的是,如果抗体“规模”不够,是无法抵御乙肝病毒入侵的。因此,进行血清乙肝抗体滴度检测,即乙肝抗体定量,才能真正评估抗体的保护作用。
一般新生儿宝宝在接种乙肝疫苗1-2个月后可抽血观察乙肝表面抗体的水平。如果抗体浓度超过100mIU/ml者,其保护效果好。如果抗体滴度在10-99mIU/ml者,则属于“低应答”或“弱阳性”,如果经常有乙肝病毒入侵(如长时间与乙肝携带者或乙肝患者接触),其保护效果的维持时间会更短。因此,每年定期复检乙肝抗体滴度,如果发现已降至10mIU/ml以下时,就要及时再次接种疫苗。如果完成三次疫苗接种但抗体滴度仍在10mIU/ml以下,则称为“无应答”,建议再次乙肝疫苗接种(3针)。
宝宝一出生就被检测出乙肝病毒,能说明是阻断失败吗?
为了诊断或鉴别乙肝妈妈所生宝宝的宫内感染和产后感染,部分医生会在宝宝出生时立即抽取静脉血或脐带血为宝宝检测乙肝五项。那么当宝宝出生时所查的静脉血或脐带血提示阳性时,新手妈妈应该怎么办呢?
实际上,乙肝妈妈在生宝宝时,由于强烈的宫缩,会使少量病毒成分倒流入胎儿体内,导致宝宝出生后血液内可以检测出乙肝病毒的一些成分。但这些从母亲体内污染至新生儿体内的乙肝病毒成分只是在血液中呈游离状态存在,并没有真正感染宝宝的肝细胞,只要宝宝出生后(12小时内)立即注射乙肝免疫球蛋白,就可以有效地中和来自母体污染的乙肝病毒。同时再加上1个月、6个月的第二针和第三针乙肝疫苗,除了少数已经在妈妈子宫内就被感染的孩子,绝大多数都能成功地避免乙肝病毒的感染。并建议在宝宝完成3针乙肝疫苗免疫程序后1-2个月时进行HBsAg和抗-HBs滴度检测。若HBsAg阴性、抗-HBs<10IU/ml,可按0、1 和6 个月免疫程序再接种3针乙型肝炎疫苗;若HBsAg阳性,为免疫失败, 应定期监测。
参考文献:
慢性乙型肝炎防治指南(2019),临床肝胆病杂志,2019,35(12):2648-2669。
乙型肝炎病毒母婴传播预防临床指南(2020),中华妇产科杂志,2020,55(5):291-299。
关于儿童乙肝和乙肝疫苗的那些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