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H

做一名好医生、好学者、好教师
董永绥教授从医执教六十六周年

资料来源:儿童感染消化支部

发布者:宣传部

时间:2022-04-20

浏览量:

分享:

2022年4月17日同济医院儿科医护人员相约在云端,共同庆祝儿科董永绥教授从医执教六十六周年,同时庆祝董永绥教授九十岁生日。

董永绥教授是中国儿科医师终身成就奖获得者,作为全国著名的儿科学医学教育家,桃李满天下。当天,除同济医院的儿科各位主任、专家外,分布在海内外的学生们也都积极参与了这次线上活动。他们中有:美国肝病学会国际会员、国际免疫学会会员、亚洲肝病(IASL)学会会员、973首席科学家宁琴教授,中华医学会儿科学分会委员、消化学组名誉组长、广州市妇女儿童医疗中心副院长龚四堂教授,中华医学会儿科学分会第十四、十五届委员会感染学组组长、《小儿传染病学》教材第三、四、五版主编方峰教授,前任儿科感染学组委员、博士生导师陈宗波教授,现任全国儿科消化学组委员、深圳市儿童医院消化科主任周少明教授,安徽医科大学附院新生儿科主任王俐俐教授,美国奥古斯塔大学张明教授,美国Amory大学赖丽霖教授等。

董永绥教授为中国共产党党员,1932年4月出生, 1956年毕业于复旦大学上海医学院(原上海第一医学院)。毕业至今,担任同济医院儿科副主任和主任近20年。肩负着建立武汉医学院儿科学系的重任,致力于儿科临床、教学和科研工作。为儿科学培养了一大批优秀人才。

董永绥教授更是“武汉同济儿科”的奠基人和引路人之一。他老人家一直心怀“做一名好医师、好学者、好教师”的志向,为保障儿童生命健康、发展儿科学事业和培养儿科学人才奉献了自己的全部精力。

做一名好医师。从1956年大学毕业至今,董永绥教授在同济医院儿科先后任住院医师、主治医师、副主任医师和主任医师。工作期间经常下乡巡回医疗,并参加中国援助阿尔及利亚医疗队2年,获得了当地政府和人民的高度赞誉。担任同济医院儿科副主任和主任近20年间,用自己丰富的临床经验和广博的学识,救治了无数的患儿,获得了业内和社会的广泛认可。

董永绥教授一直将“对患儿的今天负责,对患儿的未来负责,对家长和社会负责”的“三负责”作为医德医风的根本,关心爱护每一位患儿,广受各界称赞。他在儿童感染性疾病、消化系统疾病,尤其是小儿病毒性疾病、免疫缺陷性疾病和肝脏病方面有极高的学术造诣。指导学生创立动态十二指肠引流术在儿童胆汁淤积性肝病的诊断和鉴别诊断方面发挥重要作用, 为同济儿科荣获卫生部临床重点专科建设项目(小儿消化专业)奠定坚实基础。

做一名好学者。董永绥教授一直致力于儿科病毒性疾病的研究工作,于1973年率先在全国开展乙型肝炎母婴传播研究, 在国内首先发现和报告隐匿HBV感染干扰乙肝疫苗应答及其潜在传染性问题,对指导乙肝疫苗预防具有重要价值,该研究成果于1992年获武汉市和湖北省卫生厅科技进步三等奖。1984年参与组建中华医学会传染病、寄生虫病分会小儿肝病及感染病学组,并担任副组长。1993年在全国儿科最早大样本报告不同背景儿童HCV感染,发现输血后儿童HCV感染率高达39.7%;随后进行147例母婴配对研究,发现母婴传播和血源传播是婴儿HCV感染的主要途径,由此强烈呼吁筛查血源和杜绝滥用血制品,为国家相关政策制定提供依据。

在全国临床学科中较早开始CMV感染的研究,1987年获美国Thrasher基金会资助,在国内率先对孕母和新生儿进行前瞻性研究我国母婴传播HCMV的途径、机率及临床表现与转归。并对婴儿CMV肝炎的临床、病理和免疫等方面进行研究,获湖北省科技进步二等奖和湖北省卫生厅科技进步一等奖。主办全国性CMV学术会议,并主持制定全国《CMV感染诊治方案》。创建同济医院儿科临床病毒研究室,采取医、教、研三结合。领导研究生和青年医师们,开展以巨细胞病毒和甲、乙、丙型肝炎病毒以及肠道病毒为主的15种病毒引起的病毒性肝炎、呼吸道疾病、脑炎脑膜炎、新生儿疾病以及腹泻等研究。己发表论著类论文185篇,讲座45场。尤其对巨细胞病毒感染的流行病学、母婴传播、临床表现、发病机理、有效防治等做了较全面的研究,取得了较系统的具有我国特色的学术成就,得到国际赞赏,国内首肯。

在1995年瑞典举行的第5次国际巨细胞病毒会议上大会介绍 “A Prospective Study of Liver Impairment Caused by Cytomegalovirus in infants  (Extended abstract in: Scand J Infect  Dis  Suppl 99:91,1995). 又于1990年和1995年两次代表中华医学会儿科分会,在日本儿科年会上,分别介绍“Child’s CMV Infection in Wuhan, China.日本小儿科学会杂志 1990;94(3):497”和“Hepatitis C virus infection in different groups of children in Wuhan, China.日本小儿科学会杂志 1995;99(1):75. 参与并指导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大蒜新素抗HCMV与对感染细胞周期限制点调控的关系”(项目批准号:30070928)的研究工作,该项目科研成果丰硕,并荣获得湖北省科技进步二等奖和武汉市科技进步三等奖。在从1993年至2003年担任10年儿科学会感染消化学组组长结束后,有感于仍应发挥余热。

近10年来,组建全国儿科临床病毒学协作组并积极开展工作,已举行了6次全国专题研讨会,密切关注相关领域的学术进展,与全国同仁一起,继续就危害儿童较多的病毒性疾病进行学习和学术交流,推动提高学科发展。牵头发表下文:舒赛男,刘兴楼,Ming Zhang,董永绥。对中国以人巨细胞病毒感染小鼠模型进行相关研究的质疑和剖析。(中国循证儿科杂志.2012,7(6):405-408)。严谨求学,孜孜不倦。

做一名好教师。董永绥教授先后任助教、讲师、副教授、教授。非常重视儿科学人才的教育和培养工作。积极参与1958年至1963年和1978年至1995年原同济医科大学两次招收儿科系学生的教学活动,为国家培养大量的优秀儿科医师。并培养硕士生15名,博士生10名,学生遍布在美国、加拿大、欧洲及国内各地区,其中有院长、科学家和业界知名医生等,桃李满天下。以开放活跃的创新思维、坚持不懈的学习精神和严谨求实的学习态度深深地影响着青年一代。目前仍坚持每周两次的教学查房,鼓励青年人努力钻研,结合临床开展研究。主编《小儿传染病学》等教材,教书育人,桃李芬芳。从1992年10月起获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1992年获卫生部教育司优秀教师奖,2000年12月获华中科技大学优秀研究生指导教师奖。

做一名好医生、好学者、好教师 董永绥教授从医执教六十六周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