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H

喜讯!我院张存泰教授荣获2024年“荆楚楷模·最美健康守护者”称号

资料来源:本站

发布者:宣传部

时间:2024-08-14

浏览量:

分享:

8月14日,在第七个“中国医师节”来临之际,2024年“荆楚楷模·最美健康守护者”年度人物名单揭晓,我院老年医学科主任、主任医师张存泰教授荣获2024年“荆楚楷模·最美健康守护者”年度人物称号。

2024年“荆楚楷模·最美健康守护者”是由湖北省委宣传部、省卫生健康委联合开展的宣传展示活动,经过全省组织推选、公示等环节,来自全省卫生健康系统的10位优秀医务工作者最终当选为2024年“荆楚楷模·最美健康守护者”年度人物。

张存泰作为同济医院老年医学科负责人,扎根老年医学17载,致力于寻找血管里的“长寿密码”。他敢于突破,作为首席专家联合全国17家科研单位,获批科技部重大专项课题,成立国内第一个以老年医学科牵头的“血管衰老教育部重点实验室”。他亲身试药,积极探索改善血管衰老的诊疗方案,力破“长寿时代”的生命难题。他步履不停,铺就覆盖全国的“老年血管健康网”,立志为更多中国老人延长健康寿命。现任中华医学会老年医学分会候任主任委员。曾获评国家卫健委“国家卫生计生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湖北省第二届医学领军人才、湖北省五一劳动奖章等。


同济医院张存泰教授扎根老年医学研究十七年——寻找血管里的“长寿密码”

原文刊登于《湖北日报》2024年3月20日头版头条


一张来自500公里外的诊断结论,让家在南京的69岁张强老人喜不自胜。

3月8日,张强来到设在江苏省老年医院的标准化血管衰老管理区域分中心复查血管功能。逐一完成了动脉硬度、内皮功能等检查后,他的检测数据自动录入系统,转瞬之间,位于武汉的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同济医院的标准化血管衰老管理全国总中心同步读取了数据。“与3个月前相比,患者血管衰老指标有明显改善,建议继续控制好高血压、糖尿病、高尿酸血症等危险因素。”武汉同济医院专家在线协助江苏省老年医院进行了评估,发出医嘱。一直担心自己血管硬化的张强,心中的石头终于放下。

如今,全国已有百余家医院紧锣密鼓地建设标准化血管衰老管理中心,一张“老年血管健康网”正在加速铺设,5年内形成从全国到区域,再到县域、基层的四级体系。这张呵护血管健康,将疾病治疗转化为提前预防、干预的大网背后,浸润着一个医学专家的孜孜而为——同济医院老年医学科主任张存泰教授扎根老年医学研究17年,从血管中寻找延长“健康寿命”的密码,建立中国人自己的血管衰老监测评估干预方案。

妥协:中途改赛道

与血管研究的结缘,来源于一次“妥协”。

2007年1月,一个艰难抉择悄然摆在了张存泰的面前。根据学科发展需要,医院决定让他从心内科转行“领衔”老年医学科,重振该科雄风。这个不太寻常的调动,在张存泰的心里激起不小波澜。当时,他一直从事心血管疾病领域研究,有着20多年的积淀,也拥有了不少令同行羡慕的光环:中华医学会心电生理与起搏分会委员、《中华心律失常学杂志》编委、《中国心脏起搏与心电生理》杂志常务编委等,是我国最早一批应用射频消融治疗心动过速的专家,建立了全国排名前十的电生理实验室,治愈了许多心动过速的患者。

中途改赛道,不仅意味着要将以往的功勋封存,更需要面临白手起家的艰难。在张存泰的内心,还有一个难以割舍的地方,“医生的职业归根结底是治病救人,那时候(20世纪80年代),心血管疾病已经成为居民的主要死因,可老年医学科患者少,许多患者都处在疾病的晚期或弥留之际,医生治病救人的抱负,岂不灰飞烟灭?”

当时,同济医院老年医学科在全国的地位并不算高,自己被调过去,难免有“被贬谪”之嫌。

几番思想斗争,一向谦和的张存泰最终还是选择了“妥协”,他一遍遍地说服自己,“事虽难,做则必成”。

第一天到老年医学科上班,患者渴盼的眼神就深深触动了张存泰,那种生命即将走向尽头的恐惧和对生的无限留恋,显得如此强烈。无助的眼神,似一把尖刀,刺得张存泰心如刀割。“有没有一种办法,能延长他们的健康寿命,延缓衰老?”这个念头在张存泰的脑海里挥之不去。

老年医学科护士长王玫回忆:“老年病人大多患有高血压等心血管疾病。张存泰教授接手老年医学科后一直在苦苦思索一个问题,如何才能发挥他在心血管专业的所长,又能和老年医学科联系起来,切实解决紧迫的临床医学问题。”

笃定:在黑暗中拨出光亮

2010年深秋,树叶黄了。本是硕果累累的季节,张存泰却体会到人生“颗粒难收”的况味。一阵风呼呼刮过,树叶翻飞,重重打在了张存泰的脸上。已然枯萎的树叶,脉络却清晰可见,似乎诉说着生命的坚韧与顽强。“这树叶的脉络不正像人体的血管,给每一个细胞输送着营养。对,就从血管寻求突破口!”张存泰猛地一拍脑袋,仿佛在黑暗中寻求到一丝光亮。

“每个脏器衰老的速度不一样,但它们都由血管作为共同基础,各种营养物质和有害物质也是通过血管来进行运输和代谢,因此血管健康是延缓衰老的第一道防线。”沉静下来,张存泰细细思索,“虽然,评估人体衰老的生理指标有白发、皱纹、器官功能减退等,但血管应该更具代表性。它与各器官相通,有预警价值,其衰老也是心脑血管疾病最重要的危险因素之一。早期发现血管衰老,应用正确的方法延缓和控制其进展,对老年慢病防控,应对日益严峻的人口老龄化问题具有重要意义。”

更让他笃定决心的是,这个研究方向,既不脱离心血管专业,又紧紧围绕老年患者的健康需求展开,可谓一举两得。他和团队成员一道开始“疯狂”地翻阅资料,希望为自己的推论寻求更多的理论支撑。但遍寻国际尖端医学书籍和文献,相关研究少之又少。当时,全球血管衰老的研究都处于起步状态。 最初的科研团队,加上张存泰自己和他的研究生一共才5人。“我们一定要根据中国人的特征,找到适合我们自己的血管衰老标记物,建立统一、规范的诊疗、数据管理和研究平台,提前筛查出高危人群,通过延缓血管衰老减少高血压、冠心病等的发生。”张存泰不断阐述着自己的思路。虽然面临着零基础、零基金、零项目的困境,但他依旧执着地认为:“我们做的事是有利于老年健康的,一定有希望在。”

但让张存泰始料未及的是,这个冷板凳一坐就是5年。一次猝不及防的挫败,差点把张存泰团队“打趴”。

当时,为了顺利通过湖北省重点攻关课题答辩,张存泰带领团队进行了数十次打磨和演练,但刚一“迎战”就败下阵来。

看着课题申报书中“到一定年龄后,合理的体重指数是血管硬度的保护因素之一”“动脉硬化除了动脉粥样硬化斑块还有管壁硬度”等陌生字眼,答辩评审专家们毫不留情地“泼冷水”:“与传统认知大相径庭”“难以理解”。面对专家们的质疑,张存泰的心情也跌落到冰点。是放弃还是坚持?他一度陷入深思。

“这一方面说明大家对这一崭新领域的认知还有诸多隔阂,但同时也暴露出我们的研究还有许多基础工作需要去做,必须用更有力的科研才能破解人们的质疑!”不服输的张存泰仿佛有了“屡败屡战”的勇气,不断鼓励自己,也一遍遍给团队打气。

2015年,经过张存泰团队的不懈坚持和努力,终于拿到了课题的“第一桶金”——同济医院TOP项目的50万元经费,同年也获得了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的资助。

暗战:验证-推翻-再验证

血管衰老标记物研究一直在胶着中进行,看到了一丝光亮,但旋即又熄灭。 2016年5月的一天,张存泰在团队搜集的病例中发现了一位特殊的老年病人:他卧位时血压明显升高,站位时血压则显著降低,常常在体位变化时发生严重头晕,甚至倒地不起。经检测,患者血管硬度异常高。

团队对老人进行深入了解后发现,患者有家族病史,其5个兄弟中有3人均死于心血管疾病。张存泰敏锐地意识到:“这背后一定有某种共性的分子在作祟。”他带领团队迅速与患者家人联系,希望能够对家族所有人进行血管硬度研究及血液成分分析。

当晚,张存泰和研究生们把设置在二楼的检验仪拆了,重新搬到楼上病房里组装起来,专门给患者在床旁进行实时监测。那段时间艰苦又难熬:大家废寝忘食,在病房一待就是十几个小时,对患者寸步不离,每小时观察记录患者尿量、用药反应、身体数据;不舍昼夜,搜集国内外文献病例,从记载中“抽丝剥茧”,探寻有规律的路径;实验室里灯火彻夜不熄,用上百次实验“验证-推翻-再验证”,只为每一个细微的进步。这些细节在团队成员、同济医院老年医学科副主任医师阮磊的脑海里刻下深深的印记。

在提心吊胆中等待了漫长的20余天,一个令全体团队成员欣喜若狂的结果找到了:在逐一排查的32个目标蛋白中,有5个关键蛋白有重大嫌疑,这或许就是元凶。这个重大发现一下子点燃了希望,让大家振奋不已。其后,经过上百回挑灯夜战、数万次试验演算、反复在不同人群中进行验证,最终研究证实,锁定的元凶就是血管衰老的危险因素和衰老标志物。

张存泰形容,盖房子需要先用钢筋扎好一副骨架,但如何捆扎好一根根钢筋,就需要用钢丝在钢筋的链接、交叉处把它们固定起来,这种固定、拧紧的作用就如人体血管壁中的基质蛋白功能一样。如果起固定作用的胶原蛋白太多、弹性蛋白断裂就会导致血管壁越来越厚、越来越硬,造成血管硬化、衰老。“顺着这一思路,我们可以筛查出高危人群,延缓血管衰老,减少高血压、冠心病等的发生。”

冒险:提心吊胆亲身试药

张存泰一遍遍提醒自己,找到血管衰老标记物只是成功的一小步,“可改变”血管衰老才是研究存在的更大意义。

2020年6月,一个寂静的夜晚,张存泰默默地站在窗前,心中深藏着一个难以言说的决定,眼中却闪烁着坚定。他默默地吞下一粒药丸,他要亲身验证这颗药对改变血管硬度究竟有没有效果。

其实,随着研发的深入,作为医生的他感受到另一番痛苦。因为随着年龄增加和危险因素叠加,患者本就柔软而充满弹性的血管,会逐渐“硬化”起来。难道只能眼睁睁地看着患者的病体每况愈下,医疗无计可施?医者之责让张存泰感到肩头沉甸甸。经过多次细胞和动物实验,他和团队成员发现,一种常用的老药有望让血管衰老的脚步得以放缓。

这虽是一种老药,但对于接受过心脏支架手术的张存泰而言,并无适应症。究竟该用何种剂量才最适合,张存泰心里并没底。风险不言而喻。经过详尽测算和动物试验推演,他还是决定铤而走险,亲身试药。

提心吊胆的一天天过去了,张存泰小心翼翼地记录下身体的每一个变化。

3个月后,解开谜底的那一天终于来了。当仪器上“脉搏波传导速度(PWV值,是评估血管年龄的核心指标)”跃然眼前,张存泰欣喜不已。那条曾经向上的抛物线调头向下了,脉搏波传导速度由1600厘米/秒变成1200厘米/秒。那一刻,张存泰禁不住泪眼婆娑,终于看到了一丝曙光。在团队成员的共同努力下,湖北省药监局批准该研究进入临床试验,目前,已有500余例患者入组了临床研究,初步统计的研究效果令人振奋。

随着研究的一步步深入,这个冷僻的领域也拥有了许多让人瞩目的光环:2020年12月,张存泰作为首席专家联合全国17家科研单位获得“老年血管形态功能变化的评估与干预措施研究”科技部重大专项课题;2023年3月,国内第一个以老年医学科牵头的“血管衰老教育部重点实验室”获批建设,落户同济医院。同年11月9日,同济医院牵头制定的《血管衰老标志物专家共识(2023)》发布,明确了个体血管衰老程度、速度的评估和血管衰老相关疾病风险的预测等临床问题,为防治血管衰老提供了新的靶点和方向,对研究我国人群血管衰老的机制,提高我国老年血管健康水平有重要意义。随着这些成绩的取得,同济医院老年医学科在复旦老年医学专科排行榜上名列全国第四,跨入了老年医学先进行列。

参与了该《共识》撰写的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心内科教授陶军感慨:“围绕血管衰老的研究和临床应用,张存泰教授构建了一个完整的学科体系。”

力破:中国人自己的生命难题

张存泰深谙,再高端的医学,最后都是为了服务百姓。

截至2023年末,我国60岁及以上老年人口2.9697亿人,占全国人口的比重为21.1%。随着时间的推移,这一数字还将上升:预计“十四五”时期,60岁及以上老年人口总量将突破3亿。

相较于国外的血管衰老干预方案研究仍停留在基础研究和动物实验阶段,张存泰作为首席专家推进的中国血管衰老研究已经进入临床试验和成果转化阶段。“基于国人特征发现的血管衰老血浆标记物、评估机制和延缓血管衰老的药物,要应用到临床,推广到基层医院,让中国老百姓获益,解决我们中国人自己的健康难题。”张存泰坚定地说。

2023年5月20日,标准化血管衰老管理中心(VMC)全国总中心在同济医院老年医学科正式落成。11月2日,全国第一个VMC区域中心在江苏省老年医院建成。看着自己的研究一步步从被排斥到被接纳,张存泰的内心涌起一丝欣慰。他说,建设四级管理体系,最终目的是建设标准化、一体化的血管衰老管理平台,建立血管相关疾病的全国大数据库,助力科研和临床成果转化,让患者受益。“老而无病是人们共同的愿望。我们现在是在建基铺路,5年内,在国内建成500至1000家标准化血管衰老管理中心。”

半年来,全国已有海南省人民医院等百余家医院申报建设VMC区域中心。张存泰及其团队正立足湖北,辐射全国,为铺就更广的“老年血管健康网”步履不停。 “抗衰老的目的是提高人民的生活质量、延长健康寿命。”张存泰笑言,“我今年60岁了,从年龄上来看我也是老年人了,但在老年医学领域我还年轻,想做的事还有很多。

喜讯!我院张存泰教授荣获2024年“荆楚楷模·最美健康守护者”称号